俄冷淡應對特朗普「最後通牒」 消息人士:普京將繼續打
(德國之聲中文網)周二(7月15日),克裡姆林宮對美國總統特朗普針對烏克蘭問題向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的警告作出冷淡回應,稱美國總統及北約近期的決定將被烏克蘭方面視為繼續戰爭的信號。
周一(7月14日),特朗普在白宮會晤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時宣布,將向烏克蘭提供包括“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在內的新一輪武器支援。特朗普還威脅稱,如果50天內沒有達成和平協議,將對所有俄羅斯商品征收100%的關稅,並對所有購買俄羅斯出口商品的國家征收“嚴厲”的次級關稅。
克裡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對記者表示:“美國總統的聲明非常嚴肅,其中一些是直接針對普京總統的。我們當然需要時間來分析華盛頓所說的一切。” 佩斯科夫指出,很明顯的是,美國和其他北約國家所做的決定“在烏克蘭方面不會被視為和平信號,而是繼續戰爭的信號”。
“不可接受、毫無意義”
另兩位俄羅斯高級官員則毫不客氣地做出了回應。
俄羅斯前總統、現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表示,莫斯科根本不在意特朗普“戲劇性的最後通牒”。而俄羅斯外交副部長謝爾蓋·裡亞布科夫(Sergei Ryabkov)則表示,向莫斯科發出最後通牒是“不可接受且毫無意義的”。
消息人士:普京不會為制裁所動
路透社引述三位接近克裡姆林宮的消息人士透露,俄羅斯總統普京計劃繼續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直到西方接受他提出的和平條件。他對特朗普威脅實施更嚴厲制裁並不在意。並且隨著俄軍推進,普京對領土要求可能進一步擴大。
三位熟悉克裡姆林宮高層思路的消息人士表示,普京認為俄羅斯的經濟和軍事力量足以承受西方任何進一步的施壓,普京並不會在西方壓力下停止戰爭。他認為,俄羅斯已挺過西方迄今為止最嚴厲的制裁,因此即便面對美國威脅對俄羅斯石油購買國征收懲罰關稅,也有能力承受新的經濟壓力。
普京:國家戰略目標遠比經濟損失重要
“一直以來,普京認為,沒有任何一方,包括美國,真正認真地就烏克蘭和平的具體內容與他進行接觸,所以他會繼續打下去,直到得到他想要的結果。”一位消息人士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因信息敏感要求匿名。
“普京重視與特朗普的關系,與美國特使威特科夫也有良好交流,但俄羅斯的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消息人士補充說。
一位熟悉克裡姆林宮思路的消息人士指出,普京認為莫斯科的戰略目標遠比可能面臨的經濟損失重要,因此他並不擔心美國威脅要制裁中國和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問題。
另兩位消息人士表示,俄羅斯目前在戰場上佔據主動,其戰爭導向型經濟在關鍵軍備產能(如炮彈)方面已超過美國主導的北約。
盡管面臨嚴厲制裁與高昂的戰爭成本,俄羅斯總值2萬億美元的經濟表現遠好於西方及俄國內的普遍預期。俄羅斯經濟部預測,2025年經濟增長將放緩至2.5%,低於去年的4.3%。
“越吃胃口越大”- 普京或尋求更多領土
一位消息人士向路透社表示“胃口是吃出來的”(Appetite comes with eating),這意味著如果戰爭不停止,普京可能會尋求更多領土。其他兩位消息人士也分別證實了這一判斷。
目前,俄軍控制著烏克蘭近五分之一的國土。包括2014年吞並的克裡米亞、整個盧甘斯克地區、超過70%的頓涅茨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地區,以及哈爾科夫、蘇梅和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部分地區。
普京公開立場是:克裡米亞和烏東四個地區已經是俄羅斯的一部分,基輔必須從這些地區撤軍,和平談判才有可能開始。
消息人士稱,普京可能會繼續戰鬥,直到烏克蘭防線崩潰,進而擴大其領土野心。“俄羅斯將依據烏克蘭的弱點行事,”消息人士補充說如果俄軍遭遇強烈抵抗,可能會在佔領烏東四個地區後暫停攻勢,“但如果烏軍防線崩潰,那麼俄羅斯將進一步奪取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蘇梅和哈爾科夫。”
澤連斯基曾表示,俄羅斯的夏季攻勢並未像莫斯科預期那樣順利。烏軍高層承認俄軍在兵力上佔優,但表示烏克蘭軍隊仍堅守陣地,並迫使俄軍為其戰國付出高昂代價。
特朗普:對普京“非常不滿”
俄羅斯支持的親俄分裂勢力與烏克蘭軍隊在烏克蘭東部激戰八年後,普京於2022年2月下令俄軍進入烏克蘭。美國稱,這場戰爭已導致約120萬人傷亡。是二戰以來歐洲最致命的沖突。俄烏雙方都未公布完整傷亡數據,莫斯科則將西方統計稱為“宣傳”。
特朗普表示曾表示希望被視為“和平締造者”,他希望看到這場戰爭結束,並與普京至少進行了六次電話通話。特朗普稱美國已為這場戰爭中花費了3500億美元,他對普京感到“非常失望”。
特朗普談到普京時說:“我不想說他是個殺手(assassin),但他是個狠角色。”指的是前總統拜登在2021年的一次采訪中稱普京為“殺手”(killer)。
特朗普特別表達了對普京的不滿,稱其每次“談論和平”後往往伴隨著俄羅斯對烏克蘭主要城市的新一輪空襲。他還暗示華盛頓將通過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武器來迫使莫斯科結束戰爭。
據《金融時報》報道,特朗普曾在私下鼓勵烏克蘭加強對俄本土縱深打擊,甚至詢問澤連斯基,如果美國提供遠程武器,烏克蘭是否有能力打擊莫斯科。
特朗普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他“跟普京尚未了結”(not done with Putin),並認為烏克蘭的和平協議“有望達成”。
“特朗普對普京幾乎沒有影響力”
與前任民主黨總統拜登的立場截然不同,特朗普政府將這場戰爭定性為“美俄之間的代理人沖突”,並撤回對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支持,同時提出可能承認俄羅斯對克裡米亞的吞並。
普京則將這場戰爭描繪為莫斯科與西方關系的“分水嶺”,他指責西方在蘇聯1991年解體後,通過北約擴張並插手包括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在內的俄羅斯勢力範圍,羞辱了俄羅斯。
一位消息人士認為,特朗普對普京幾乎沒有什麼實際影響力,即使美國對俄原油買家加征次級關稅,俄羅斯仍會找到其他方式將原油銷售到全球市場。
“普京知道特朗普是個不可預測的人,可能會做出一些令人不悅的事情,但他正在努力規避惹怒特朗普。”該消息人士說。
另一位消息人士表示,未來幾個月局勢很可能進一步升級,並強調全球兩個最大核國家之間緊張局勢的危險。他預測,這場戰爭將繼續進行。
次級制裁警告
俄羅斯《生意人報》(Kommersant)在頭版引用莎士比亞《尤利烏斯·凱撒》(Julius Caesar)中的經典台詞“你也一樣,特朗普?”暗指背叛:“烏克蘭沖突的主要和平締造者也加入了戰爭陣營。”
華盛頓一位白宮官員表示,如果50天內無法達成和平協議,特朗普打算對俄實施“100%關稅”,並對那些俄羅斯購買石油的國家實施次級制裁。
“我們可以采取次級制裁措施。” 特朗普表示,“可能是100%的關稅或類似水平。我們可以不經參眾兩院通過就實施這些關稅,但目前他們在制定的法案很可能也非常好。”
美國參議院100位議員中85人已聯署支持一項法案,該法案將授權特朗普對任何幫助俄羅斯的國家征收最高達500%的關稅。
中國、印度和土耳其目前是俄羅斯原油的最大買家,而俄羅斯是全球第二大原油出口國。
中國回應次級制裁警告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7月15日的記者會上回應稱“中方堅決反對任何非法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並稱“脅迫施壓解決不了問題[…]希望各方多做有益於勸和促談的事。”
中國官媒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同日在北京會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將落實其“同普京總統達成的重要共識”,“深入推進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建設。”
(綜合報道)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顯示全部
留言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