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岱樺爭取普發一萬 卓揆:力拚九月底前發放
立委林岱樺於昨(12)日於立法院質詢行政院院長卓榮泰時,要求盡速辦理普發新台幣1萬元,希望能夠救台灣、救災民、救救總統賴清德的民望。卓榮泰表示,在八月底立院本會期應該能完成《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修正,隨即編列預算,本於從優、從快、從簡的原則,會努力配合於9月前發送。
林岱樺指出,丹娜絲颱風與728豪雨重創中南部,農業損失逾40億元,住宅、公共設施及民生經濟全面受創,本次災害受損程度絕不亞於2009年莫拉克風災,但中央現行編列560億元復建預算僅及當年1200億元的46%,「杯水車薪」恐無法滿足實際需求,並將導致民怨再起。
林岱樺強調,《莫拉克災後特別條例》投入1,385億元,創造1,811億元以上產值及807億元民眾所得,增加超過21萬個就業機會,證明重建經費不僅能安頓災民,也能帶動整體經濟復甦。她呼籲行政院立即全面檢視災損,並在本會期內提高預算金額,確保各項重建計畫不因經費不足而延宕。
林岱樺建議,災後重建補助應比照莫拉克的「溫暖」標準,針對淹水達50公分以上的受災戶,依家計人口核發補助,不再以「一門牌一戶」限制。並同步推動稅務減免,包括免計救助金入綜合所得稅、減免水電費、房屋稅及地價稅,以減輕災民負擔。
針對產業復原,林岱樺提出「融資寬限」政策,允許受災企業展延貸款償還期限,並補貼展延期間利息損失,避免產業鏈斷裂。她並提醒,近期國際關稅調整將加重國內產業壓力,擴大重建投資可望同時緩解關稅衝擊,政府必須「快、狠、準」行動,才能達到政策目標,「否則只會做到流汗,讓人嫌到流涎」。
林岱樺最後強調,南部災後復原不僅是地方生計,更攸關國家經濟安全,中央應以莫拉克為標竿,有條件地加碼支持,才能真正重建家園、重振產業。卓榮泰表示:有必要即提高預算,會於充分考量財政之後,再調整預算。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