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廠緊盯關稅! 業者:若高於20%衝擊大
川普關稅新政策衝擊台灣自行車產業!美國是僅次於歐盟的第二大自行車出口市場,占總出口量33%。電動自行車業者直言,若關稅超過20%,在台灣生產將失去競爭優勢,不排除赴美設廠因應。大廠如巨大、美利達也調整生產基地布局分散風險。業者坦言:「若增加20%以上關稅,在台灣生產將不符合經濟效益!」專家指出,透過調整組裝出貨地點可避開關稅壁壘,但美國政策尚未確定,仍讓台灣自行車產業陷入不確定性陰影中。
川普關稅新政策即將實施,台灣自行車業者紛紛尋求應對策略。台灣作為自行車出口大國,美國市場占總出口量33%,是僅次於歐盟的第二大市場。電動自行車業者表示,若關稅超過20%,將考慮直接赴美設廠,因為台灣生產將失去競爭優勢。大型自行車製造商如巨大和美利達雖然受影響較小,但也已開始調整生產基地布局,以分散風險因應潛在的關稅衝擊。
台灣自行車產業每年銷售百萬台產品至全球市場,尤其電動自行車主要銷往歐美地區。然而,川普關稅政策即將實施,使業者不得不提前規劃因應措施。電動自行車品總經理徐浩庭表示,他們每年銷往美國市場約千台電動自行車,這些產品都是專為美國市場設計,從性能到外觀都經過特別打造。
徐浩庭強調,若關稅高於20%至25%時,將對他們造成非常大的衝擊,在台灣現有的生產條件下,這樣的關稅水平將迫使他們必須考慮在美國設廠,因為他們沒有其他退路可選擇。目前電動自行車出口到美國的平均毛利率約17%,而台灣出口至歐美的自行車多為高階款,平均單價約2000美金。業者認為,若增加20%以上關稅,在台灣生產將不符合經濟效益。
相較於台灣,其他競爭對手國家的關稅情況也是考量因素。越南關稅為20%,柬埔寨為36%,印尼則是19%。徐浩庭表示,許多客戶已要求將生產基地移往東南亞,而許多大廠實際上已在越南提前布局設廠。
台灣自行車雙雄巨大和美利達也已開始因應這一情況。美國市場對巨大營收僅占9%,對美利達則是11%,因此關稅影響相對有限。兩家大廠都已將中國大陸生產基地定位為供應中國內銷或東南亞、東北亞市場。巨大更在5月1日提前將全美新車售價上漲10%,將預期的關稅衝擊轉嫁給消費者。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表示,透過調整組裝出貨地點,可以有效避開關稅壁壘。根據統計,台灣自行車產業今年上半年出口值為14.22億,年減約8%。而去年台灣對美出口自行車占總出口量33%,是僅次於歐盟的第二大市場。如今,美國關稅政策尚未確定,也讓台灣自行車產業籠罩在不確定性的陰影中。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