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過嗎?中國食品廠靠「魔芋爽」 半年淨利潤31.2億元
許多民眾在超商應該都見過「魔芋爽」這款零食,這款由中國食品廠衛龍所生產的零食,不僅在台灣創下可觀的銷量,就連在中國當地也十分受到歡迎。衛龍2025年上半年財報,再次把焦點拉回其核心單品「魔芋爽」。公司數據顯示,半年營收達人民幣34.83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潤人民幣7.33億元(折合新台幣約31.2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18.5%與18%。雖然增速不如2024年同期,但仍維持兩位數成長,顯示蔬菜製品的強大支撐力。
根據《財經天下》報導,衛龍將業績成長歸因於兩大原因:其一是魔芋爽與「風吃海帶」帶動的蔬菜製品爆發,其二是新興零食量販等線下通路的快速滲透。
報導中提到,魔芋爽早在2014年以差異化口感切入市場,2015年趁著魔芋食品需求升溫快速崛起,2021年後再度抓住低卡零食的風潮,成為公司營收支柱。
2025年上半年,蔬菜製品營收達21.09億元,同比大增44.35%,佔比由去年同期的49.7%提升至60.5%,是最核心的成長來源。
但魔芋爽的爆紅也凸顯另一事實,中國傳統受到歡迎的零食「辣條」正在失去號召力。其實當年衛龍之所以能成功,也是靠著辣條的幫忙。但辣條近年在中國被扣上「垃圾食品」標籤,在健康化趨勢下消費頻率下降。部分消費者抱怨「味道越來越甜,不如童年」,再加上價格不斷上漲,部分地區單包售價高達人民幣4至5元,使得購買意願進一步下滑。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調味麵製品收入僅13.10億元,同比下滑3.25%,毛利率同步下降。
其他品類表現更為低迷。豆製品及其他產品營收大減48%,比重僅剩1.9%。整體來看,衛龍的成長幾乎完全仰賴蔬菜製品。這種依賴單一爆款的模式,難免引發外界擔憂。尤其魔芋爽面臨同質化競爭:鹽津鋪子的「大魔王」魔芋素毛肚,今年上半年營收7.9億元,同比暴增155%,直逼衛龍;勁仔食品、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等品牌,也紛紛搶進市場。
面對挑戰,衛龍嘗試研發新品。2019年推出的「風吃海帶」經多年推廣,今年7月再度推出清爽酸辣新品,公司寄望它成為「第二成長曲線」。在宣布藝人代言時,衛龍直言希望藉此觸達年輕族群,複製魔芋爽的成功。
除了產品策略,公司治理結構變化也引發關注。執行長孫亦農3月因個人原因辭職,由創辦人之一劉福平接任;7月,財務長彭宏志請辭,9月將由劉氏家族成員余風接手。從公告可見,董事會幾乎由劉家親屬組成,家族色彩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