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壓頂 全球車商受傷最重 遭受約120億美元的損失
《華爾街日報》報導分析,全球汽車產業受貿易戰重傷,損失約120億美元,成為受創最重的產業。儘管應對關稅的簡單辦法是提高售價,並將生產轉移至美國,但是這兩種做法都並非易事。
由於川普總統發動關稅戰,全球汽車製造商已遭受約120億美元的損失,這是自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以來最大的打擊。
整體汽車業普遍預計盈餘減少
汽車製造商面臨設備重組和供應鏈調整的壓力,而白宮強推的貿易政策加速汽車生產向銷售地點靠攏的進程。
日本豐田汽車通報,受到美國關稅的影響,該公司的營業利益減少30億美元,整體汽車業普遍預計盈餘減少,策略也將發生轉變。
《華爾街日報》彙整的數據顯示,川普總統的關稅戰已給全球汽車製造商造成約120億美元的損失,這是自疫情爆發以來車商遭受的最大打擊,更可怕的是:這可能只是個開始。
除了關稅成本持續存在之外,美國、日本、南韓和歐洲的汽車製造商未來幾年將進行設備重組和供應鏈調整,以便適應新的現實,此前,他們已經投入大量資金重塑電動汽車工廠。
應對關稅的顯而易見的措施是提高價格並將生產轉移到美國。但是對於汽車製造商來說,這兩種辦法都難以迅速執行,這可能會在未來幾年給他們帶來沉重的負擔。
豐田汽車本年度淨利恐大減44%
懷疑論人士認為,關稅只會在邊際上改變汽車產業,全球汽車製造商之所以在美國投資,是因為美國健康的消費經濟,而非政治因素。
儘管白宮的貿易政策助長汽車生產加速貼近銷售地點的產業趨勢,但是北美、歐洲和中國等大型汽車市場受到不同法規、技術和消費者偏好的分化,促使汽車製造商在本地進行設計和生產。
「我認為,我們將告別全球化和全球汽車時代,而且這個世界將更加區域化。」瑞典豪車公司Volvo Cars的執行長塞繆爾森 (Håkan Samuelsson) 表示。
豐田汽車公司周四表示,美國關稅上調,導致這家日本最大車商的營業利益減少約30億美元,這是目前為止汽車製造商通報的最大損失。
根據《華爾街日報》統計,全球大型上市汽車公司通報,美國調漲汽車/零組件的進口關稅,合計造成損失總額目前已達到118億美元。
關稅相關損失將持續下去,豐田汽車公司預測,在截至2026年3月的本年度,關稅將造成95億美元的負擔,預計本年度淨利將銳減44%。
畏懼川普,大多數車商不敢漲價
綜合已經公布的預測數字,不包括中國汽車製造商在內,全球10大汽車製造商今年的淨利將減少約25%,改寫2020年以來最低水準,當時疫情爆發,曾導致工廠停工,資金嚴重枯竭。
2025年3月,川普宣布對進口汽車/零組件徵收25%的關稅時,許多分析師認為汽車製造商會提高價格以收回成本。
這還沒有發生,通常用於消化庫存的促銷優惠已經減少,但大多數汽車製造商尚未全面漲價。製造商需要在保護利潤率的願望與銷售下滑的風險之間取得平衡,因為漲價帶來的風險是可能阻礙消費者購買,或是成為社群媒體攻擊的目標。
豐田的經銷商裡面已經擺滿新車,因為豐田擔心價格上漲過高,會削弱汽車需求。「沒有人急於搶在別人之前採取漲價的行動,他們都害怕收到川普的惡意推文。」美國投資銀行傑富瑞的分析師霍喬斯表示。
美國通用汽車預計「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將抵銷今年約10%的關稅成本,預計關稅成本約為40億至50億美元,是在豐田之後第二高損失。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