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反共護台」能說服選民嗎?一文解析台灣「大罷免」浪潮

德國之聲

更新於 07月14日09:48 • 發布於 07月14日09:48 • 周昱君

(德國之聲中文網)立法院外,7月初盛夏夜晚的濟南路聚集了數百人。台北市與新北市12個罷免團體白天剛舉辦騎車串聯活動,傍晚號召民眾重回立法院外,聲援「大罷免」。

一面面寫著「大罷免,大成宮(功)」的旗幟在群眾手中飄揚;現場除了有「台灣獨立」、「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台灣人」等標語,也看得到中華民國旗。還有人舉著「罷免就是剿匪」的牌子,呼應這場以「反共護台」為名的晚會。

罷免團體志工上台發言時,不少人提及國民黨立委「親共」的指控;對這些志工來說,中國政府是意圖侵略的敵方,那些跟中國走得近的台灣立委也面臨「賣台」質疑。

「大罷免是台灣人民自己站出來,表達我們不想要親中國,我們跟中國不一樣,我們是要來捍衛我們台灣的主權。」一位罷團志工Sarah接受DW訪問時這麼表示。

Sarah說,她所在的新北市林口等選區,「反共」是罷團訴求「很大一部分的主題」:「我們會告訴大家,如果不反共的話,台灣人民可能會失去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

新北市中永和選區的罷團志工Mini受訪時也批評自己選區的立委「親共」。她認為這些人推動的法案有利中國統戰、不利台灣國防,可能讓國際社會質疑台灣在民主道路上的選擇。在她看來,「大環境的氛圍就是反共」,這不僅僅是政治認同上「台獨」與否的問題,更關乎台灣是否明確選擇民主世界、不與獨裁的中國共產黨政府為伍。

「我們必須要跟他們劃清界限。」Mini說。

聲援「大罷免」的民眾7月5日聚集在立法院外。2014年的反服貿運動從這裡開始,去年春天興起的「青鳥行動」在這裡有了雛形,如今席捲全台灣的「大罷免」,也在這裡發芽。

中國因素如何成為「大罷免」核心?

「大罷免」指的是台灣民眾對在野黨政治人物發起的全面罷免浪潮。目前有26位國民黨立委和1位民眾黨籍市長的罷免案通過連署門檻成案。多數案件將在7月26日投票,若是罷免過關,空出來的席次將再補選,可能改變台灣國會的朝野格局。

這場規模史無前例的罷免運動,可追溯至2024年5月的「青鳥」行動。當時群眾反對在野黨立委挾人數優勢推動有爭議的「國會改革」法案,遭質疑「國會擴權」;到了去年底,在野黨立委再修訂《選罷法》、《財劃法》和《憲訴法》,面臨掏空財政、破壞台灣民主憲政等批評。

今年初政府預算審查之後,在野黨立委被批評凍結、刪減大量預算,其中也包含國防開支;部分民眾擔憂這會削弱台灣自我防衛能力,社群媒體上瀰漫的強烈危機感進一步加劇。

上述過程中,國民黨團總召、花蓮立委傅崑萁等在野黨立委除了被指為「多數暴力」,也遭質疑「親共賣台」。

去年4月,傅崑萁率領16位國民黨立委造訪北京,會晤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這批立委被指控在台灣推動多項爭議法案,替中國在台打開統戰破口,危害台灣國安。傅崑萁等在野黨立委因此成了部分公民團體眼中的「紅色代理人」,「反共」也發展為「青鳥」和「大罷免」的主軸。

專長為民意調查與政治心理學的美國「蘭德」智庫(RAND)政治學者王宏恩向DW分析,「大罷免」陣營之所以強調「反共」,可從內外因素來看。一方面,國防預算在國民黨、民眾黨主導下大砍,讓部分民眾心中形成「在野黨較不支持國防」的印象;另一方面,近年來中國在台海的軍事活動越來越頻繁,「這是全台民眾都有感的」。

王宏恩指出,透過台灣人對中國的反感情緒,罷團可以把訴求「拉高到全國層次」,爭取更多不在原選區生活的外地選民關注、簽署連署書,願意特別為此返鄉投下罷免票。

公民團體積極倡議的同時,執政的民進黨以「罷免投同意,反共更有力」等宣傳口號,明確表態支持「大罷免」,稱這是「與公民同行」。此外,台灣總統賴清德上任以來也多次強調「中國威脅」,今年3月首度把中國定調為「境外敵對勢力」;6月起他發表「團結十講」,每一講皆談及中國對台「統戰滲透」,主張台灣應強化國安。

7月5日的晚會主題為「罷免是愛,反共護台」。罷團稱罷免的動機是對台灣的愛,而非因為仇恨個別立委,亦非出於民進黨動員。

「反共」能說服台灣選民嗎?

即使抱持「反共」立場,卻不一定等於願意投下同意罷免票。《美麗島電子報》6月的民調顯示,台灣民眾有69.8%反感中國共產黨,但這些人之中只有47.4%認為投同意罷免「台灣才會更有力量反抗中國共產黨」。

觀察全台整體趨勢,全面性的「大罷免」也不是民意主流。從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年3月至6月的四次全台民調看來,贊成全面罷免者比例徘徊在3成左右,不贊成者則一直超過5成。7月14日公布的調查則顯示,全台有41.7%贊成,47.9%反對。

台大政治系教授左正東向DW表示,罷免陣營所稱「在野黨在立法院配合中共」的論調,在事實根據上較為薄弱,因此「反共」訴求的效果有限。在他看來,全面罷免的做法難以說服多數民眾:「如果你把傅崑萁去大陸當作是親共,把跟傅崑萁去大陸表示是追隨傅崑萁路線,那也不應該是全部罷免,更何況那只是一次訪問的行動。」

蘭德智庫政治學者王宏恩對「反共」策略能否打動在地選民,亦持保留態度。他指出,不滿意、不理解國會整體狀況的選民,「假如他覺得自己的選區議員夠好的話,他還是會願意支持自己選區選出來的代表」。

地方罷免團體則因應不同選區的選民特性,以不同策略爭取在地人對「反共」的關注。

新北市雙和被視為「鐵板深藍」區,當地罷團志工Mini表示,很多當地民眾其實不太在乎「反共」:「大部分人沒有這麼意識到中國跟台灣壁壘分明的關係……會認為大家都說中文 ,為什麼要分得這麼清楚?」

傅崑萁所在的花蓮選區,罷團志工小康則說,多數人更在意民生,但這不代表他們不關心國防議題:「花蓮也是台灣很重要的空軍基地,大家頭上每天都有戰機演練飛過……而且花蓮有很多軍公教的群體,所以這也不會是他們不關注的事情。」

小康向DW指出,花蓮許多國民黨選民並不支持傅崑萁路線,「他們的藍是正藍軍的那種藍,反共護台的那種藍,他們守護的是中華民國,而不是現在的國民黨,一直在親共、跟共產黨非常友好的那種國民黨」。

「心中有國旗,罷免傅崑萁」因而成為花蓮罷團的標語,當地志工更請宣傳車大街小巷播放中華民國〈國旗歌〉,批評傅崑萁「背棄」國民黨在蔣經國時代原有的「反共」傳統。

今年4月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曾有一場聲援罷免的遊行,現場亦曾同時出現持「台獨旗」和持「中華民國旗」的民眾。社會學者吳介民接受台媒《太報》訪問曾指,這樣的場面在過去「幾乎難以想像」,顯示這場以「反共護台」為訴求的罷免行動,正逐漸打破「台派」與「泛藍反共派」之間的界線。

「大罷免」陣營以「反共護台」為訴求,支持者的政治認同廣泛,包含傾向台獨者,也有中華民國派。

「綠共獨裁」、「選輸翻桌」:在野黨怎麼反擊?

為抗衡「大罷免」,國民黨曾對民進黨立委發起「以罷制罷」,但最終無一通過連署成案。國民黨主導的罷免案還出現上千件偽造簽名和死亡連署書,多名黨工涉偽造文書罪嫌,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也遭羈押禁見。

過去三個多月來,國民黨曾以「反綠共,戰獨裁」為主題號召支持者上街,把民進黨政府比擬為有如中國共產黨的獨裁政權,稱「大罷免」是民進黨以公民運動為名發起的「清算鬥爭」;近期集中火力批評「大罷免」是「大惡罷」,稱在野黨立委盡到了問政與監督之責,不該面臨無差別的罷免。

國民黨青年團還組成「湛藍衝鋒:護民主戰隊」,在全台各地展開反罷免行動。成立記者會上,許多青年代表發言時皆稱感受到「獵巫」的社會風氣,「只要在街上拍照錄影,就可能被說是中共間諜」。他們把這種情況歸咎於「青鳥」和「大罷免」。

7月5日,罷團在立法院外舉行「反共護台」晚會的同一天下午,國民黨在台北市政府外也有一場「反惡罷」大會。跟罷團活動相比,這場大會的群眾有更多人穿戴中華民國旗的衣服或配件。現場主持人不斷高喊「票投不同意,監督更有力」等口號,主張「大罷免」不利於民主政治的監督制衡。

7月5日下午,國民黨在台北市政府外舉行「反惡罷」大會。

「反惡罷」大會一位參與民眾李小姐告訴DW,她感到「忍無可忍」,認為賴清德「越來越獨裁」。另一位陳先生說:「我們不是一個民主國家嗎?就是應該有制衡執政的力量,不可以執政黨掌權之後,就要把所有制衡的力量全部罷免掉……我覺得最大亂源不是中共,其實是民進黨。」

與會的國民黨政治人物多把焦點放在攻擊民進黨。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民進黨去年立委選舉失利,如今「選輸就翻桌」、要藉罷免來「用人民納稅錢陪民進黨重選」。

針對罷免陣營提出的「親共」質疑,國民黨在這場活動著墨較少。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與會的藍營政治人物重申了「守護中華民國」的立場。罷免成案的其中一位國民黨立委徐巧芯說:「我們不是紅色,我們是青天白日滿地紅;我們擁護的是中華民國,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大罷免」發展至今,罷團強調「反共護台」,但國民黨的回擊更側重於民主的「監督制衡」。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在臉書上分析,認為這兩種主張是決定罷免投票勝負的關鍵因素。他指出,「罷免親中派立委」的論點對罷免陣營更有利;「透過罷免的手段推翻去年選舉結果是錯誤」的論點,則利於反對罷免方。

小笠原稱,罷免的最後階段可關注國民黨選民的投票意願是否顯著提升。從民調看來,雖然不支持罷免的人整體而言更多,但支持罷免者一般來說更願意出門投票;此外,民進黨選民一直充滿「罷免可能失敗」的危機感,不過對在野黨支持者而言,就算罷免過關,仍有機會靠補選保住席次,這都讓兩邊的投票熱情產生差異。

目前台北市有五位國民黨立委罷免成案,包含王鴻薇、李彥秀、羅智強、徐巧芯、賴士葆。

中國政府如何看待台灣「大罷免」?

6月底,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被問及台灣罷免潮的「反共護台」主張,稱這是民進黨政府的「政治操弄」,台灣人對此應「充分認清、堅決反對」。她的部分說法類似國民黨的論調,並稱罷免潮會強化台灣社會的「綠色恐怖」、「綠色獨裁」氛圍。

不過有學者認為,中國政府對台灣「大罷免」的關注度並不高。蘭德智庫的王宏恩表示,北京現在更關心自身的經濟與高科技政策,對台灣的罷免潮處於「按兵不動」的狀態。

台大政治系教授左正東則說,中國政府更在意的是去觀察台灣社會是否因此更加對立,「對於中共來說,這是很有用的機會……可以找到缺口來遂行、推動他想要對台灣做的事情」。

左正東認為,罷免成功與否,會對中共黨內派系帶來非常不同的訊號:「從鷹派的角度來說,他不害怕大罷免;從鴿派的角度來說,他期望大罷免能夠失敗,在野黨能夠把大罷免阻擋下來……那他就可以用台灣的民意來說明……台灣的政治體制仍然存在分權制衡的能力,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遂行其意,所以這些鷹派就不用著急。」

面對「大罷免」分裂社會、不利民主的說法,罷免志工小康認為:「所謂的撕裂跟對立,本來就是民主的特質之一,因為民主有修復這些裂痕的能力。所以我們覺得有不同的聲音,或者是甚至有吵架、有爭吵,在民主的體制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

另一位志工Sarah則希望國際社會看見台灣人民的自主團結。「大罷免如果過的話,或許我們就可以教育下一代,民主自由從來都不是嘴巴上講一講就好,而是我們真的用實際的行動去做出來的。」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東京合唱大賽中國施壓台灣合唱團撤國旗 駐日處抗議

中央通訊社
02

濟州航空空難最新調查:撞毀前一具發動機仍可運作

中央通訊社
03

馬斯克一聲令下改寫戰況 「星鏈網路被切斷」釀烏軍包圍戰失敗

CTWANT
04

母傳狩獵神器!瓶鼻海豚「臉上一大坨」 看似滑稽實為必殺技

太報
05

10天前拍下骨瘦照片 加薩5個月大女嬰終死於母親懷中

太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104

過期小鮮肉
為什麼說民進黨和共產黨一樣,二者控制媒體的做法都如出一轍,你看南部受颱風來襲,災情慘重,而這幾天的line新聞,完全看不到任何報導,媒體都一律噤聲
07月14日15:56
過期小鮮肉
當一個自稱民主的民進黨,所有做法都和共產黨的作風一樣時,連貪污都學的有模有樣,有何資格談反共?
07月14日14:23
高文生
民主政治、在野黨不能沒有 制衡監督的力量, 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敗危險,
07月14日17:55
易昌
只要不符合綠的利益,就是反共,結案
07月14日14:59
李廣洋
民進黨假借反共之名來掩飾自己貪腐無能之實,這是芻狗皆知的事實。
07月14日17:12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俄羅斯取消海軍節閱兵 稱出於安全考量

中央通訊社

高雄尼布恩合唱團 勇奪東京合唱大賽金牌(圖)

中央通訊社

不畏中國施壓 高雄尼布恩合唱團勇奪東京合唱大賽金牌

中央通訊社

中國豪車稅新規生效,德國高端車企在華面臨挑戰

德國之聲

撐傘躲雨遭雷劈!日男山中「看見白光」後倒地 背部燒傷送醫生還

CTWANT

馬來西亞外長:泰國與柬埔寨同意由大馬調解衝突

中央通訊社

援助船駛向加薩遭以色列攔截扣押 人權團體聲援

中央通訊社

自揭短處?北韓電視劇演「糧食短缺、賄賂官員」 分析:金正恩宣傳戰術

太報

賽車暴衝!撞死3觀眾、7人驚嚇送醫 法國拉力賽緊急喊停

三立新聞網

中國實測36款智駕車「團滅」 特斯拉表現最佳

EBC 東森新聞

中國北方暴雨7河川水量創紀錄 官方接連發布預警

中央通訊社

韓戰停戰週年 金正恩誓言在「反帝反美」鬥爭取勝

路透社

水荒缺燃料無法煮 糧援加薩進不了胃

大愛新聞

中國壓制惡性襲擊報道 網民抱怨信息不透明

德國之聲

川普急調停 泰柬戰火難止2/川普拿關稅威脅停火! 泰柬兩國急忙同意

鏡新聞

川普急調停 泰柬戰火難止1/詐騙問題、博弈利益為導火線? 泰柬交火撼動東協

鏡新聞

傳出「電線斷裂掉落人群」引爆恐慌 印度神廟發生踩踏事件釀6死35傷

CTWANT

台積電美國建廠受阻!美財長提卡關原因

NOWnews 今日新聞

泰柬接受馬來西亞調停 週一晚間兩國領導人談判

太報

關稅大限倒數 台灣等掀牌2/重稅倒數!美方擬課40%高關稅 釜山港恐遭重擊

鏡新聞

關稅大限倒數 台灣等掀牌1/日本關稅談判成功關鍵曝 點頭「增加進口美國米」

鏡新聞

希臘多地野火持續肆虐 捷克義大利伸援

中央通訊社

韓戰停戰72週年 金正恩誓言在「反帝反美」鬥爭取勝

中央通訊社

菲國清剿擊斃7名共產黨游擊隊 指對方已瀕臨崩潰

太報

港媒:美中會談將登場 美企高級代表團1週內訪中

中央通訊社

【有片】美英攜手打造F-35新防撞系統 挑戰軍民航共用空域安全

上報

救人變傷人!以色列對加薩空投物資卻砸到帳篷 釀11傷

太報

安聯人壽稱遇駭 竊走大量美國客戶個資

中央通訊社

石破茂堅持不辭職!日本國民民主黨:可能面臨不信任案

新頭殼

帶「血淋淋生物」闖關!旅客入境遭警犬揪出 下場慘了

TVBS

她開到一半路面突坍塌!連人帶車5秒內墜坑 驚險畫面曝

TVBS
影音

斷網救星!如何解鎖沒訊號照樣傳訊息!

德國之聲影音

柬埔寨平民區遭泰軍轟炸 傷亡未明

NOWnews 今日新聞

廣東屈公病升溫!官方投放5200尾「滅蚊魚」 1天能補食438條幼蟲

CTWANT

南韓兵源告急 學者警告:若要防禦北韓「至少需50萬常備兵力」

CTWANT

歌頌達賴喇嘛 藏族青年歌手遭中國拘留

中央通訊社

波蘭總理警告:歐洲應准備好2027年前與俄爆發沖突

德國之聲

牆外文摘:「撈女游戲」的本質是男人鬥男人

德國之聲

俄羅斯宣布攻占烏東村莊 烏克蘭稱雙方激戰

路透社

俄國:擊落烏克蘭無人機 殘骸致部分火車停駛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