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豪雨淹水!信眾湧「安平開台天后宮」求平安,家長帶孩子祈福做成年禮
近期南台灣豪雨頻繁,台南市多區傳出淹水災情、排水不及而多處積水。面對天候異常與生活干擾,不少在地民眾選擇走進「台南安平開台天后宮」點燈祈福,盼望媽祖庇佑台南平安,也有家長帶著孩子參加宮內重要文化活動—《做十六.青春轉大人》成年禮,祈求未成年子女轉運順遂、平安長大。
開台媽祖357年歷史,信仰成為安定人心力量
位於安平老街旁的「安平開台天后宮」已有357年歷史,是台灣本島最早供奉媽祖的宮廟之一。根據歷史記載,當年鄭成功從中國湄洲迎來媽祖軟身神像,護航船隊登陸安平,成為全台媽祖信仰的源頭之一。因此,這座天后宮也被稱為「開台媽祖」的所在,不僅是信仰的起點,也承載著信眾對庇佑與平安的盼望。
7月以來,台南接連受強降雨、西南氣流與颱風影響,多次積水倒灌入宅現象。氣象局也多次針對台南發布豪大雨特報。這波波不安的天氣,也讓更多居民走入「安平開台天后宮」,在媽祖殿前點燈祈福,雙手合十祈求風調雨順、災厄退散。
《做十六》成年禮熱烈展開,家長盼子女平安順遂
除了為自己祈福,也有不少家長選擇帶孩子參與一年一度的《做十六》成年禮。在傳統民俗文化中,十六歲象徵孩子邁入社會、轉變身分的重要階段,而「做十六」則是藉由宗教儀式,感謝神明護佑孩子平安長大,並祈求未來健康順利、出人頭地。
「我女兒正好今年滿十六,近期天候這麼不穩定,我們很需要安定的力量。」家住安南區的吳媽媽表示,她與先生帶著孩子來「安平開台天后宮」參加成年禮,希望能讓女兒在媽祖面前行成年古禮,不僅有媽祖的祝福,也讓她在心靈上有個轉變的力量。
信仰結合教育,《做十六》成文化傳承的媒介
廟方表示,今年《做十六》青少年詢問度很高,除了固定儀式之外,也安排其他活動,讓孩子感受成年禮的意義,讓年輕一代從中學習與信仰連結,不僅是對傳統的延續,也體現「信仰教育化」的實踐。
活動詳情請見:《做十六.青春轉大人》官方網站
主辦單位|臺南市政府民政局
承辦單位|財團法人安平開台天后宮文化基金會、摩爾數媒股份有限公司
合辦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安平開台天后宮、觀音亭、廣濟宮、安平古堡、台江國家公園
贊助單位|統欣生技、傳太醫、永豐銀行
臺南市政府 廣告
姐妹淘編輯部提醒您:民俗信仰,僅供參考。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