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住持涉貪寺產養情婦私生子 一文看 「佛門CEO」打造商業帝國之道
中國千年古剎少林寺27日晚間證實,現任住持方丈釋永信涉嫌挪用侵占寺院資產、與多名女子保持不正當關係並育有私生子,已被帶走調查。現年59歲的釋永信在執掌少林寺的38年間,是將這座深山禪院打造成商業帝國的「佛門CEO」,橫跨文旅、影視、食品等產業。如今,卻因六根不淨而身陷刑事犯罪。
綜合中國媒體報導,釋永信俗名劉應成,1965年生於安徽阜陽,16歲的他於1981年到河南登封少林寺,拜入少林寺第29代方丈行正長老門下,得法名「永信」。19歲被推舉進入少林寺民主管理委員會,22歲擔任管委會主任,成為少林寺實際掌舵人。據媒體報導,釋永信是中國首位擁有MBA學位的方丈。
釋永信的少林寺商業帝國
在少林寺建立自己的產業之前,假冒的「少林武僧」和虛假的「少林產品」在全球氾濫。1994年,釋永信以法律手段維權,起訴「少林寺牌火腿」侵權,成為中國宗教界名譽權訴訟第一案。這場勝訴讓他意識到品牌保護的重要性,少林寺由此開始系統註冊商標,捍衛「少林」IP。
1996年,釋永信建立中國首個寺廟官網,公開《易筋經》、《洗髓經》等少林經典,以「武功秘籍」為噱頭,迅速吸引全球武術愛好者關注。1998年,他成立河南少林寺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這是中國佛教界的第一家公司,涉足文化、餐飲、藥品、服飾、旅遊等領域,並透過商標註冊和海外擴張,逐步建構一個橫跨多產業的商業生態。如今,「少林」二字已成估值數十億的文化IP,從遊戲授權到聯名月餅,商業觸角無孔不入。
2008年12月9日,釋永信創辦了主打投資的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100萬人民幣。釋永信為少林資管的實際控制人,持股80%;釋永乾持股10%;中國嵩山少林寺持股10%。此時,釋永信共計擁有對18家企業實際控制權。
相關媒體數據顯示,2010年少林寺的旅遊收入,一度佔據登封市財政收入的3分之1,主要圍繞少林寺發展起來的第三產業,也約佔地方財政的3分之1。根據嵩山旅遊部門數據,2017年景區門票收入3.5億元,衍生體驗項目收入超1.2億元,佔近3分之1。 2019年遊客量峰值達420萬人次,以人均消費300元計算,旅遊相關總收入超12億元。
2008年5月,直屬少林寺、專門負責品牌整合和商品開發的公司「少林歡喜地」開設了淘寶店,起初經營佛教用品、武術用品等,之後於2015年轉型為文創品牌,推出禪意薰香等產品,年銷售額在2020年創下2300萬元。
僧人要這麼多錢幹什麼?
少林寺和嵩山景區管委會曾因分錢不均產生積怨。2014年9月20日,幾位少林寺僧人拉橫幅「門票錢的7成去哪了?」向嵩山景區管理委員會討要5000萬元分成的門票錢。景區管委會官員反問「少林寺要那麼多錢幹什麼?」,顯見佛門與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
2015年澳洲項目簽約儀式上,釋永信身披一套定制金絲袈裟現身。據說,這套豪華袈裟是6名繡娘耗時3個月完成,成本高達16萬元人民幣。而他手腕上戴的小葉紫檀佛珠則據說價值千萬元。當記者追問「月薪700元如何負擔」時,釋永信淡然回應:「車是政府獎勵,袈裟為文化交流定制。」
2022年4月,據中國基金報報導,鄭州市鄭東新區的一塊宗地被少林寺旗下的公司以4.52億元人民幣的底價買下,一時間,「少林寺進軍房地產」的消息引起輿論熱議。隨著少林寺的商業版圖不斷擴大,也越來越引發民眾質疑,佛門清淨之地是否已淪為逐利工具。「清心寡慾」僧人的形象與「商業帝國締造者」的身分形成對立。雖然釋永信曾表示,商業化是為了更弘揚佛法、保護寺院文物,但關於釋永信的資產與私生活的傳聞卻日益甚囂塵上。
釋永信私生活疑雲
2015年7月,一名自稱曾是少林弟子的「釋正義」在網路實名舉報,控訴釋永信有雙重戶籍,與韓明君有私生女韓佳恩,與關麗麗有私生女劉夢亞,並侵占資產等七大問題。媒體報導,劉夢亞的戶口落在釋永信其弟劉應彪名下,是釋永信的姪女。有關部門調查後認定,韓佳恩為韓明君收養,有關檢舉均屬不實。當時少林寺指,釋延魯自己因為娶妻生子被驅逐才挾怨報復。
2024年3月,中國多個網路自媒體瘋傳釋永信要把方丈地位交給他的兒子釋正恩。當時有網友發文寫著:「聽說過紅二代、官二代、富二代、拆二代、星二代,現在又出現了佛二代。活久見。」
十年後,每天平均發文1.5條的「網宏方丈」釋永信卻在2025年7月24日清晨發布最後一條微博「彼岸接引與此岸淨土」後,就毫無音信。負責對外聯絡的法師分別以「等官方通報」「不清楚」或掛電話回應媒體追問。
7月26日網路流傳「開封警方攔截釋永信攜34人出境」消息。7月27日晚間,少林寺官方微信突然推送一則不足百字的通報,首次承認方丈釋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接受調查。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