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7中國製戰機出事釀傷亡! 殲-20亦曾在表演中失事 成隱形戰機墜毀先例
Newtalk新聞
孟加拉國日前發生一起嚴重空難,一架中國製 F-7BGI 戰機於 22 日因機械故障墜毀在一所學校,造成包括飛行員在內的至少 31 人喪命,引發國際對中製戰機安全性的關注。儘管事發戰機明確為中國製造,但中國官方媒體在報導中並未提及機型與來源,引發外界質疑。
據孟加拉國政府通報,這架 F-7BGI 為中國成都飛機工業生產,是仿製前蘇聯 MiG-21 的機型。根據《簡氏情報週刊》資料, F-7BGI 是 F-7 系列中最後一代、也是技術上最先進的版本,孟加拉曾於 2011 年與中方簽訂採購 16 架的合約,並於 2013 年完成交機。
不過,該型戰機安全紀錄不佳。韓國《朝鮮日報》整理顯示,過去十年間,已有至少九起中國製 F-7 或相關機型的墜毀事故,其中七起發生在近五年內,包括孟加拉、津巴布韋、緬甸、伊朗與巴基斯坦等國。僅在孟加拉,自 2008 年以來, F-7 就發生過四次墜機事件。
而早在 2018 年中共「最新型隱身戰機」殲-20 的飛行員廖勇就疑似在殲-20 的飛行表演中失事死亡,但官方當時也未透露具體死因,有媒體透露廖勇死於珠海航展期間。有分析認為,廖勇可能死於殲-20 事故。報導還稱,如果屬實,那會是中共隱身戰機首開「墜毀先例」。
專家指出, F-7 戰機不僅設計老舊,還存在多項結構性安全隱患。根據孟加拉《達卡論壇報》報導,該機型所配備的中國仿製 WP-7 渦輪噴氣發動機,被指可靠性不足;而彈射座椅性能欠佳,導致多起事故中飛行員即使彈射逃生仍喪命。
此外,為追求高達兩倍音速( 2.0 馬赫)的性能, F-7 採用小機翼設計,雖有利於高速飛行,但大幅削弱起降穩定性與操作安全。
美國智庫「蘭德歐洲公司」國防安全研究主管雅各布·帕拉基拉斯受訪時表示,「 F-7BGI 是相當陳舊的戰鬥機的相對新型版本,但仍然存在前蘇聯戰鬥機的設計缺陷。由於該機型以高速機動為重點,與機翼寬度較大的戰鬥機相比,起降適應性較差,存在不安全因素。」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