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的家庭醫學!男子聽ChatGPT建議後 竟出現精神症狀妄想遭毒害
人工智慧(AI)點燃人類對科技的新一波焦慮,有人急於了解AI,有人則把AI當大神「凡事問」。一名男子詢問聊天機器人ChatGPT健康問題,聽從AI建議停止在飲食中加鹽,竟罹患溴中毒(bromism)。
英國《衛報》報導,美國醫學期刊《內科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近期刊載的一篇文章指出,一名60歲男子與ChatGPT 互動,詢問是否從飲食中去除食鹽,依據AI建議照做,竟罹患罕見疾病溴中毒(亦稱溴化物中毒)。
這篇文章將溴中毒描述為20世紀初一種「眾所周知」的綜合症,當時幾乎有十分之一的精神病患者,入院時都被認為病因是這種綜合症所引發。
該名病患告訴醫師,聽說氯化鈉(即食鹽)的負面影響後,他諮詢ChatGPT,了解如何從飲食中去除氯化物,並開始服用溴化鈉,為期3個月。儘管ChatGPT也表示「氯化物可以替換成溴化物,但也可能用於其他用途,例如清潔」。
溴化鈉在20世紀初曾被用作鎮靜劑。
當這名溴中毒男性患者到醫院求診時,聲稱鄰居可能正在毒害他。他也表示,自己有多項飲食禁忌。儘管口渴,但他對別人提供的水卻表現出疑神疑鬼的態度。
男患者住院後24小時內曾試圖逃離醫院,帶回醫院後被送往精神科接受治療。病情穩定後,病歷出現其他幾種溴中毒症狀,例如臉部痤瘡、極度口渴和失眠。
這篇文章的作者、美國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學者表示,這起案例凸顯「人工智慧的使用,如何潛在地造成本可預防的不良健康後果發生」。
學者補充,由於無法存取患者的ChatGPT對話記錄,因此無法確定該名病患自ChatGPT收到的建議詳細內容。
儘管如此,當用戶自己諮詢ChatGPT可以用什麼替代氯化物時,得到的回應也包括溴化物,卻沒有提供具體的健康警告,也沒有詢問用戶為何詢問這個問題,「而我們假設醫療專業人員會這樣做(詢問病患)」。
學者在文章中警告,ChatGPT 和其他人工智慧應用程式可能會「產生科學上的不準確性,缺乏批判性討論結果的能力,最終助長錯誤訊息的傳播」。
這篇期刊文章認可,AI可以成為科學家和大眾之間的橋樑,但表示這項技術也存在傳播「脫離脈絡的訊息」風險;而且當患者要求用溴化鈉代替食鹽時,醫療專業人員不太可能建議使用溴化鈉。
根據榮民總醫院官網,長期服用含有溴化物藥劑,可能造成慢性溴化物中毒,而表現出各式各樣神經精神異狀,如意識混亂、躁動、頭暈、步態不穩、運動失調、視力模糊、視野缺損、嗅覺障礙、短期記憶力障礙、幻想、幻覺、麻木等週邊神經病變。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