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Q2每股賺3.19元創新高!AI伺服器營收破兆元狂熱到2026年
鴻海(2317)在14日舉行線上法說會,也公布2025年第二季財報,合併營收1.79兆元,季增9%、年增 16%,每股稅後純益3.19元創同期新高。
鴻海目前採取輪值執行長(CEO)制,每年3月和11月法說會由董事長劉揚偉主持,5月、8月法說會由輪值執行長主持。14日股價收在199.5元、漲0.5%。
鴻海輪值執行長楊秋瑾表示,今年第3季AI伺服器營收將大幅成長,年增超過170%,第3季機櫃營收更可望年增300%,預計今年AI伺服器營收可超過1兆元,大客戶相關的資本支出會一路延續到2026年、甚至更遠。這些訊號都在印證:AI不是一時的熱潮,而是一場真正的產業革命,是一個結構性、長期性的成長趨勢。
至於四個主要產品展望,楊秋瑾表示,雲端網路產品是目前主要的高成長動能,AI伺服器的能見度也非常好,但消費型智慧產品和電子元件,以及其他產品受到匯率波動影響,全年展望會微幅下調,電腦終端產品則會略微上調,主要是反映第三季度需求略優於預期。
楊秋瑾表示,對於維持全年「顯著成長」的展望不變,但由於匯率變動,影響到轉換成臺幣後的營收金額,同時還有關稅、地緣政治以及全球貨幣政策的變化,可能會對整個經濟形勢帶來不確定性的因素,所以今年要持比較審慎的態度。
在電動車方面,鴻海第4季將完成Model B上市準備,Model C進入北美認證階段,與日本三菱汽車簽署正式合約,2026年下半年投入澳洲與紐西蘭市場。電池方面,位在高雄和發的電池廠已經量產,滿足客戶需求;高雄橋頭電動巴士廠預定今年底啟動生產。
在功率半導體布局上,楊秋瑾表示,碳化矽(SiC)晶圓第2季出貨歐洲車用客戶,與歐洲廠共同開發次世代SiC模組,SiC模組廠通過車規認證,預期第4季量產。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