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百興」 品味百年老店歲月記憶
記者范瑜/專題報導
艋舺自清代便是繁華的商埠,見證了臺北社會的興衰與變遷,剝皮寮歷史街區推出「艋舺百興」常設展,從手藝人的堅持到家族企業的傳承,以13間在地百年家業的故事,搭配老照片、歷史物件及影像紀錄,引領觀眾了解這些商家行號對文化的使命感及土地的熱愛,細細品味艋舺的歲月記憶。
13間商家傳承使命 艋舺精神寫照
「艋舺百興」於剝皮寮歷史街區土炭市展間展出,介紹川業肉圓、台北堂摩那卡本舖、台北仁濟院、老明玉香舖、兩喜號、富山蒸籠、福大同茶莊、愛愛院、艋舺教會與愛心幼兒園、德安青草店、龍山佛具、龍城號、龍都冰菓專業家等13間商家百年來的光景,邀民眾走入展間,感受文化在時光中延續的軌跡。
艋舺的百年家業除是一份商業成就,更是生活的基石與文化的延續,在歲月的洪流中,這群人以不變的熱情與堅守,將家業傳承至今,成為「艋舺精神」的寫照,無論是飄香飲食、細膩工藝或社會公益,他們都以自己的方式寫下歷史。展覽中,介紹了在龍山寺周邊小巷內,香氣四溢的製香舖,用手工製作的香品承載了信仰的重量;也有家族經營的冰菓店,以糖水與冰品陪伴艋舺人度過無數個炎熱夏天,還吸引了來自四方的旅人,在濃厚的地方情懷中感受艋舺的獨特魅力。
描繪文化多元面貌 訴說動人故事
每間老店不只是營生的所在,更是家庭的根、城市的記憶。艋舺的百年家業,多數是家族傳承的產業,是幾代人不懈的努力與堅持,將自己的技藝與情感注入到每一件作品或每一道料理之中。展覽中,以老照片、歷史物件及影像紀錄,展現在時代的浪潮中,店家無論是選擇適應與變革,將傳統技藝融入現代需求;抑或是忠於初心,守護著最純粹的手藝,皆共同描繪出艋舺文化的多元面貌,歡迎民眾一同穿越歷史的縱深,細細品味這些動人的故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