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AI預警溺水風險 安心泳當救生員的另一雙眼
(中央社記者王勝雨桃園8日電)距離桃園火車站20分鐘車程,緊鄰社會住宅的桃園天際線加速器Skyline基地裡,隱身一支僅有5人的團隊,卻營運著全台灣市占率最大的AI(人工智慧)防溺偵測系統「安心泳」。
創立於2021年的富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系統「安心泳」(Safe Swim),能以AI影像辨識技術,研判泳客溺水風險並發出警示,協助救生員掌握救援先機。除了台灣,安心泳已進駐日本沖繩,全球約有20座場館採用,數量持續增加中。
從興趣起步 機緣之下創業方向大轉彎
富據智能執行長陳靖儒4年前創立公司,當時仍是台北醫學大學大數據科技及管理研究所碩士生。由於系所隸屬醫學大學,他所學的AI影像辨識及物件追蹤,多半用來研究年長者的步態等醫療用途,他坦言這並非他最大的志趣,便積極思考如何將技術應用在興趣之上。
「當初想創業其實就是一股腦,就覺得我很喜歡運動,好像可以做點什麼。」但他口中喜歡的運動,並不是現今公司主力產品關注的游泳,而是籃球。
陳靖儒笑說,第一個創業點子是個「踩雷」的失敗經驗,他反省當時太理想化,沉浸在做出新應用的快樂,並未考慮是否具有商業價值。這支分析籃球選手場上表現、自動剪輯精采畫面的產品,客戶非但不感興趣,甚至覺得「沒必要」。
然而某一天,陳靖儒到一間台北市立運動中心介紹產品時,對方卻指著游泳池問:「你可以做這個嗎?」儘管當下毫無頭緒,他一口答應並著手研發,創業方向就此大轉彎。
過程中,陳靖儒深刻了解泳池安全監測系統的需求強勁。法規規定,游泳池依面積大小,需要1至4名不等的救生員才能營運,但是旺季泳客眾多,容易形成視覺死角,加上檢測水質、巡視機房等庶務,救生員難免分身乏術,若能以攝影機和AI技術輔助,減少泳客溺水發生,也能降低場館管理端需承擔的責任風險。
AI影像辨識與救生員協作 揪出溺水風險
於是,陳靖儒以AI分析的標的,便從年長者的步態、籃球員的姿勢,轉變成泳客的動作。他解釋,儘管情境不同,處理這些數據的邏輯是一樣的,重點在於找出值得注意、需要示警的動作樣態。主要考量點有三:動作、移動距離、移動時間。他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這個人在水底下悶了30秒,不管他有沒有意外,我都會發報」。
陳靖儒也強調,安心泳訴求的是簡單、盡可能不干擾場館及救生員的既定工作,場館內需安裝的設備僅有數台攝影機、警示燈與監控螢幕,救生員及泳客不須額外穿戴裝置。在攝影機拍攝下,個別泳客的動態會以圓點即時呈現於監控螢幕,若經AI影像辨識具潛在風險,會以紅點標記,若維持一定時間,便會亮起警示燈並鳴笛警示。
這時,救生員可以依照燈號顏色判斷泳客所在方位,監控螢幕上也會框出泳客位置,以利救生員立即前往察看。若多位泳客同時出現異狀,燈號與螢幕也能輪播呈現。此外,系統可以彙整高風險事件好發的時段與區域,並自動剪輯事件影片,作為場館管理及救生員改進工作流程的參考。
陳靖儒指出,傳統AI通常在高度標準化場景中表現最佳,而溺水事件往往具備複雜、瞬變且因地制宜的特性。隨著近年生成式與多模態技術突飛猛進,系統已能更靈活地處理「非標準化」情境,但要真正降低誤報、發揮救命效益,仍仰賴與場館管理端、救生團隊的持續協調,並透過滾動式調整警示參數,確保模型與現場環境同步精進、即時可靠。
守護水域安全的下一步 前進戶外及海外
2023年安心泳正式推出,陸續獲得台北市立大安運動中心、台中市立北區國民運動中心、高雄市鼓山游泳池等場館採用,首個海外據點則落腳日本沖繩。目前,富據智能正計劃將開放水域納入服務範圍,讓民眾在無人看守的溪流、湖泊、海岸戲水時,能多一分安全保障。
對於一路走來的成果,陳靖儒說:「我不覺得我是一個多天才的人,我做得最好的事,就是有把握住每一個機會。」今年5月,富據智能亦入選「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SelectUSA Investment Summit)台灣新創代表團,在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TAcc+加速器培訓下赴美參展。
陳靖儒此行觀察,美國的家用市場尤其具有發展性,但記取失敗經驗的他並不躁進,他認為,為因應家用泳池的多樣型態,技術面仍須提升。現階段的他,將目光聚焦亞洲,期望未來扎穩根基,更有餘裕挑戰北美市場。(編輯:林恕暉)1140808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