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初登場」大阪童書之森 日家長:孩子首次接觸台灣
We TAIWAN 活動進入尾聲,在最後一個週末,大阪童書之森上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室內樂 feat. 讀繪本演出」。台語與日語交錯朗讀,搭配巴雀藝術室內樂的現場演奏,現場的日本家長表示,這是他們的小孩子第一次聽到台語,是一個認識台灣很好的契機。
「室內樂 feat. 讀繪本演出」邀請了兩位定居日本的台灣媽媽鄭心怡、吳芸茜朗讀台灣繪本作家林小杯的經典之作《喀噠喀噠喀噠》,朗讀採「雙語接力」方式,一人先用台語唸一段,另一人再以日語重複。隨著故事推進,巴雀藝術的提琴三重奏現場演奏不僅為情節增添層次,還模擬縫紉機的「摳摳」「喀噠」聲響,帶領觀眾踏上充滿童趣與想像力的音樂旅程。
故事中,裁縫機被小孫女視為奶奶手中最厲害的「魔法機器」,在朗讀與音樂的烘托下,不僅串連了台灣與日本的文化記憶,也描繪出祖孫間細膩而溫暖的日常互動。現場吸引許多日本親子安靜聆聽,沉浸其中。
有小朋友在聽完後說,朗讀聲與弦樂聲音很協調,很好聽。有家長則說台語的聲調很動聽,透過語言與音樂的交融,也讓小孩子第一次接觸到台灣。日本媽媽:『(原音+翻譯)一般比較常接觸到英文,我女兒是生平第一次聽到台灣話。(記者:女兒是第一次透過繪本認識台灣?)因為有台語跟日語唸繪本,能夠比較容易比較,也比較了解。』
童書之森館長伊藤真由美也表示,台灣與日本不論飲食文化還是生活文化,仍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若能透過台灣的語言開啟第一次接觸不同國家的契機,是件很棒的事。伊藤真由美:『(原音+翻譯)台灣的繪本到日本來,可以聽到台灣的語言,這麼多活動裡,她希望小孩子,因為小孩子可能對台灣不是那麼了解,可以透過語言跟繪本可以有很多想像,在他們成長過程中,如果成為一個可以接觸外國文化或想要了解外國文化的契機, 她覺的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巴雀藝術成員透露,為了讓音樂和朗讀完美合拍,他們先拿到朗讀錄音版本,依照朗讀節奏量身作曲,抵達日本時再與兩位朗讀者密集排練一整天,只為呈現最佳效果。
鄭心怡則笑說,能在日本用台語為日本孩子說故事是一件特別開心的事,聽到家長反映台語聲調很好聽,她真的很感動,也覺得很驕傲。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