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啟動 CoPoS 新封裝平台 2028年量產、13家台廠搶進供應鏈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持續深化先進封裝技術,正式推出全新平台「CoPoS(Chip-on-Panel-on-Substrate)」,整合CoWoS與FOPLP優勢,採用方形面板設計,有效解決大尺寸AI晶片的翹曲與成本問題,成為下一代高效封裝關鍵。
CoPoS核心在於將晶片排列於大型方形面板RDL層,取代傳統圓形矽中介層,導入玻璃或藍寶石等新材料,支援更大封裝面積與光罩尺寸,可大幅提升面積利用率與良率。面板尺寸包括310×310mm、515×510mm及750×620mm,鎖定大尺寸AI與HPC晶片應用。
台積電預計2026年於采鈺(6789)建置首條CoPoS實驗線,並將量產據點設於嘉義AP7廠P4、P5廠區,最快2028年底量產。同步規劃的美國亞利桑那州先進封裝廠也將導入CoPoS與SoIC,展現雙基地長線佈局。
隨著台積釋出設備規格與訂單需求,全球供應鏈競逐激烈。除KLA、TEL、應材、Disco等歐美日大廠外,台廠亦有13家業者入列首波供應名單,包括致茂(2360)、辛耘(3583)、志聖(2467)、印能(7734)、均華(6640)、大量(3167)、家登(3680)、倍利科(7822)、晶彩(3535)、弘塑(3131)以及力鼎、佳宸與亞亞等搶搭台積封裝升級列車,產業鏈長線動能看俏。
其中,以獨家先進封裝除泡設備拿下台積大單的印能,已宣布搶先布局WMCM與CoPoS;AOI及PCB鑽孔機業者大量,亦同時取得嘉義廠SoIC與CoPoS訂單,隨著AP7廠自今年第3季底起陸續進機,相關業者有望迎來新一波成長動能。
此外,由台積電前資深副總林坤禧於2014年創立的倍利,則憑藉光學、機構設計、電控整合與AI演算法技術,提供自動化光學檢測方案,穩健打入台積先進封裝供應鏈,技術實力獲肯定。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