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智庫將辦解放軍研討會 林佳龍強化國防研究累積政治能量
外交部長林佳龍所主導的台灣智庫將於2日舉辦解放軍火箭軍及海空軍對台威脅與因應研討會,時間緊扣在中國3日「勝利日」大閱兵前夕,反應事時和展現國防研究能量,國安專家稱,林佳龍透過智庫切入國防議題,對於提升政治能量將有所幫助。
林佳龍在前總統蔡英文時期出任院長級的總統府秘書長,在總統賴清德上任後,在賴清德邀請下,點頭答應出任外交部長,未來是否有機會接掌國安會秘書長出現兩種說法。
第一種是戰略學者認為,林佳龍會是適合接任人選,因為對美溝通為國安會重點工作,林曾歷任總統府秘書長、外交部長等職務,協調溝通能力沒有問題。
不過第二種說法是從政治角度來看,國安專家分析稱,林佳龍當初與賴清德隱隱有黨內競爭態勢,後來由總統府秘書長轉為外交部長,未來要再重用為國安會秘書長的機會不大。
只是,也有一派說法認為,讓林佳龍從國安會到外交部,這是賴清德在栽培林佳龍,要給他多方磨練的機會,每次的內閣改組林佳龍總是熱門人選,綠營內部有人認為擔任正國會領頭羊的林佳龍一直是閣揆儲備人選。
呂曜志:強化國防因應中國挑戰,台灣面臨全方位威脅
不過國安專家也同時指出,明年的國防相關預算高達9495億元,占GDP的3.32%,美國參議院軍委會主席維克也率團與賴清德和國會會談,未來10年國防資源會不斷飆高,透過智庫建立國防研究能量是正確的做法。
台灣智庫董事呂曜志對此表示,面對解放軍日益強化的軍事準備,台灣社會必須理解「備戰才能避戰,能戰才能止戰」的重要性。
呂曜志強調,台灣智庫國防安全小組長期關注「不對稱作戰」、「後備戰力」、「國防自主」等改革議題,台灣唯有持續深化國防建設,才能有效應對中國的挑戰。
「中國對台的挑戰已經不限於軍事層面。」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前國防大學管院院長曹雄源指出,研討會不僅希望提升決策部門對戰略環境的掌握,更希望增進全民國防意識,讓社會大眾了解台灣正面臨的「全方位威脅」。
曾內定國防部長的李翔宙現身,中國勝利日閱兵秀肌肉
台灣智庫這場研討會,除了呂曜志之外,另一位也相當特殊,曾歷任過國安局長、退輔會主委、駐丹麥大使的李翔宙,過去曾一度內定為國防部長人選,這次也現身參與討論。
研討會核心議題是以「資訊認知戰」、「聯合封鎖」、「聯合火力突擊」、「聯合登島作戰」為可能攻台模式,發表4篇專題論文,對應解放軍各軍種作為。
在火箭軍威脅部分,是由台灣智庫諮詢委員高志榮發表「中國解放軍火箭軍對台威脅與因應」,分析解放軍火箭軍對台可能展開的多波飛彈攻擊,並提出國軍在防空與源頭制壓方面的因應建議。
而中國在3日將於天安門廣場舉行「勝利日」閱兵,預計展示極音速飛彈、殲-35隱形戰機、鷹擊-21反艦導彈、無偵-10、雷射反無人機系統、無人潛艇,與電子戰系統等新型武器,對第一島鏈、第二島鏈的可能威脅,外界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