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夏天狂流汗「泌尿道結石」好發!醫:5年復發率達7成

中天電視台

更新於 13小時前 • 發布於 13小時前

台灣位處亞熱帶,是泌尿道結石好發地區,每10人就有1人是結石患者。蔡樹衛醫師指出,夏季因高溫導致流汗量增加,尿量相對減少,結石發作機率更是冬季的3至5倍。

泌尿道結石臨床症狀主要包括疼痛、血尿及尿路感染,有時還會伴隨發燒、寒顫、腹脹、下痢、反胃和嘔吐等症狀。(示意圖/Pixabay)

36歲的小林是一名上班族,雖然沒有慢性疾病,卻連續兩年夏天因為血尿、左腰疼痛等症狀,半夜必須緊急送醫。兩次都是因為左側輸尿管結石阻塞引起,第一次在服用止痛藥並多喝水後,隔天順利排出一顆米粒大小的結石;第二次則因結石過大,經體外震波碎石治療後才順利排出。

國泰綜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樹衛指出,泌尿道結石可能發生在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等部位,臨床症狀主要包括疼痛、血尿及尿路感染,有時還會伴隨發燒、寒顫、腹脹、下痢、反胃和嘔吐等症狀。更值得注意的是,曾經發生過結石的患者,5年內復發機率高達50%至70%。

針對結石治療方式,醫師會依據患者症狀、結石大小、位置、尿路阻塞及感染情況來決定。若結石已造成尿路阻塞並影響腎功能,或是腎絞痛無法以藥物控制,就必須考慮手術治療。常見的手術方式包括體外震波碎石、經皮腎造廔取石術、輸尿管鏡碎石手術等。

蔡樹衛強調,每天應攝取至少3000毫升水分,且需平均分配飲用。(示意圖/Pexels)

預防方面,蔡樹衛強調,每天應攝取至少3000毫升水分,且需平均分配飲用。在飲食控制上,應避免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濃茶、濃咖啡、巧克力等,同時也要控制鹽分攝取。此外,適量補充鈣質及檸檬酸,搭配適度運動,都有助於預防結石形成。

蔡樹衛提醒,尿路結石預防重於治療,除了適當補充水分外,飲食控制與定期追蹤都很重要。一旦出現結石症狀,應立即就醫,及早接受適當治療。

立刻加入中天新聞LINE官方帳號,一手掌握當權者不想讓您知道的事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30歲養生男不菸酒!「1症狀」發現大腸息肉 醫驚:再晚恐癌變

TVBS
02

20多歲同事腸癌末期 30歲男竟也中!醫揭危險因子

三立新聞網
03

比橄欖油更猛!「1油品」能穩血糖、護肝:3個月就見效

三立新聞網
04

羅志祥66歲母親罹「阿茲海默症」…醫:1飲食法「逆轉腦齡7.5歲」,這些傷腦食物要少吃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