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營養補對了,抗癌更有力!醫曝癌友常見3大營養陷阱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更新於 05月13日03:08 • 發布於 06月06日04:30 •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文章授權刊登/健康醫療網

本文分享癌症治療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環——營養與免疫力!從抽血指標到營養素選擇,教你如何透過正確補充提升抗癌力,幫助療程更順利、恢復更有力!

當確診罹癌時,患者往往擔心的是要選擇哪些藥物或手術治療,但其實確保充足的營養攝取也是抗癌之路重要的一環!林口長庚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賴以立醫師指出,癌症患者常有營養不足的狀況,可能導致免疫功能不佳,造成療程效果受限、影響預後。癌友要怎麼判斷自身的免疫力狀況?如何補充營養?賴醫師也為大家一一解答。

醫揭「3原因」致癌友營養不良 增強免疫力是治療成功關鍵

癌症患者為何容易有營養不良的狀況?賴以立醫師指出,腫瘤的生長過程同樣需要營養,而人體所攝取的營養會優先遭癌細胞掠奪,造成正常細胞缺乏營養供給,某些腸胃道的腫瘤也可能造成腸胃的阻塞或是腹部飽脹感,影響患者的食慾。此外,腫瘤細胞會透過分泌賀爾蒙或細胞激素,抑制免疫細胞的攻擊,同時會影響內分泌細胞,導致身體吸收營養的能力減弱。再者,化療、手術等治療本身常帶有抑制食慾的副作用,使得患者的營養狀態進一步惡化。

免疫力低下不僅使患者治療期間更容易受感染,或發生副作用,而導致無法順利完成療程。人體也需要靠提升免疫力去重新活化被腫瘤抑制的免疫細胞,恢復其辨識、攻擊腫瘤細胞的能力。因此,維持強健的免疫系統對癌症治療成功與否至關重要。

抽血報告這樣看 了解自己的免疫力狀況

癌友可以透過了解抽血報告的指標和數字,初步評估自身的免疫力狀況。賴以立醫師說明,淋巴球比例乘以白血球總數,所得出的淋巴球數值,若在正常範圍偏高,通常代表患者免疫力較佳。醫學研究也常利用淋巴球跟嗜中性球、白蛋白、血小板、單核球的比例,作為觀察患者的治療效果、免疫狀態及預後的重要指標。

「1營養素」助活化免疫系統 用營養補充品需注意這些

賴以立醫師表示,癌友除應攝取魚、蛋、豆類等優質蛋白質外,還有一些氨基酸,如左旋麩醯胺酸有助於修復治療期間產生的黏膜損傷。專利高純度多醣體則可刺激人體的免疫系統,其中T細胞、B細胞、自然殺手細胞等免疫細胞重新被活化後,可增強對癌細胞的攻擊力。硒、鋅、Omega-3及維生素B等微量元素,同樣是維持免疫功能的關鍵營養素。

如果以飲食補充營養的主要來源,除了癌友常有食慾不振的問題外,賴以立醫師指出,其實很多患者也難以精準掌握食物中實際的營養素含量,這時就建議患者可使用額外的營養補充品,成分標示和劑量相對明確,能幫助患者達到醫師或營養師建議的每日攝取量。他也提醒,民眾在選擇營養補充品時,應注意成分純度、濃度和來源,避免使用來歷不明的營養品。

資深癌友現身說法!充足營養+正向思維助守護免疫力

擁有7年抗癌經驗的資深癌友盧小姐,同時也是加護病房的護理師。被診斷為癌症的當下,她便根據院內醫生的建議開始積極補充蛋白質、專利高純度多醣體等營養素,讓身體能應付接下來的療程。她堅持每天攝取固定分量的魚和蛋類,化療期間身體虛弱、因味覺改變造成食慾不佳,她則選用較易服食的營養補充品,以確保身體持續獲得充足的營養素。治療過程中,盧小姐沒有發生口腔破皮的狀況,讓她能夠正常飲食,進而得以維持免疫力,療程結束後也迅速重返工作崗位。

盧小姐也建議癌友可以準備記事本,將自己每日的體重、血壓和飲食狀況等記錄下來,協助醫師即時掌握身體狀況的變化,也有助於及早發現體重下降和營養不足的狀況。「面對癌症其實就像面對感冒」,她也勉勵癌友們保持積極正向的心態、維持規律的作息,就有機會戰勝疾病。

心理健康也很重要!陷負面情緒可影響預後 「2招」建立積極心態

賴以立醫師表示,除了正規的治療和營養補充外,透過運動維持身體健康也十分重要,建議患者可以進行皮拉提斯等伸展運動,或負重訓練以強化核心肌群。患者的心理健康同樣應被重視,若長期深陷憂鬱情緒,不僅容易影響患者對治療的持續性與積極性,研究也顯示,患者的負面情緒可能導致較差的預後。賴醫師也建議可以適當進行正念運動或行為訓練,以及參加病友會等支持性團體、建立社會連結,都能為癌症的治療帶來幫助。

想更深入了解癌症患者如何從營養補充著手,強化免疫力、配合治療調整生活方式,可參考以下衛教資訊:https://crslai.com/cancer_nutrition_immune/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2

1/3台人有脂肪肝!研究揭「這飲品」能降23%風險、還防肝癌

三立新聞網
03

腹痛別硬撐!醫警告:恐是膽囊炎 這2症狀和結石有關

常春月刊
04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5

避免術中風險!麻醉科醫師提醒:「這些藥物與保健品」需提前停用

健康醫療網
06

蝦子泡過藥怎麼看?餐廳業者教分辨「2關鍵」 網驚:差異很大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