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內閣改組超過5人?謝金河曝經長「需3條件」!
財經中心/李明融、梁駿樂、胡崇恩報導
近日政府內閣改組聲浪不斷,今天(26日)行政院長卓榮泰出席立法院追加預算報告、風災條例報告並備詢,被問到政府內閣改選一事,他證實「如果是部長加上次長,我認為人數超過5人」,同時他也強調數字不代表一切,主要是進入到政府團隊要有熱誠;針對內閣人選議題,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接受民視《透視新聞》專訪點出所需要具備的「3條件」,另外,他也透露心目中適合的經濟部長人選。
謝金河接受民視專訪,被問到賴清德政府內閣改選議題時,他表示經濟部長主管的範圍相當廣泛,包括水力、風力等都要兼顧,是扮演產業和政府之間的重要橋樑,因此人選需要具備3大條件,他舉過去蔡英文時代經濟部長沈榮津為例,過去從基層做起累積許多經驗,因此在推動綠能產業時,能夠扮演重要的對接窗口,恰當的協助業者解決問題,才能讓政策有效行使,「對郭部長(郭智輝)來講,他對傳統產業比較陌生,對半導體產業比較熟悉,喜歡的產業大概就是半導體,他對很多傳統產業也比較沒耐心去聽業者訴說產業的辛苦」,謝金河強調經濟部長必須在傳統產業和半導體產業之間取得平衡「要找到一個能夠聽到民間聲音的經濟部長」,謝金河就認為外傳最有可能接任經濟部長人選龔明鑫就符合資格「我想對未來的工商界,未來內閣的運作會帶來一個比較好的效果」,不過目前人事還沒確認,謝金河認為「最後還是要看賴總統決定,所以人事還沒浮現之前無法評論」。
謝金河坦言在郭智輝擔任經濟部長的期間,人才可能有出現短缺的問題,這是賴政府在篩選人才的時候要面對的困難之一,另外,他也列出升任經濟部長的3大條件,他表示從基層做起累積經驗豐富,了解各產業的需求條件滿足之外,謝金河也認為現階段的經濟部長在內閣中要扮演「跑腿」的角色,「在扮演企業界和政府之間的橋樑之中,要幫雙方排解糾紛或是克服困難」,不僅要相當勤快,身段還要柔軟、能夠聽,並且對台灣在未來的新科技發展方面要有更高的視野「不管是現在的AI或是未來的新進產業,像是量子科學、矽光子或是人形機器人,幫助台灣在未來的新發展中扎深根基,我想經濟部長應該像探照燈一般,能夠在市場上帶領產業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