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記憶退化不只是老化!失智症行為警訊與社區支援一次看懂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更新於 06月06日05:43 • 發布於 06月29日13:00 •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文章授權刊登/健康醫療網

本文帶你深入了解失智症常見的情緒與行為問題(BPSD),並介紹台北市完善的失智照護網絡與據點服務。認識分級照護制度,學會如何尋求即時支援,為患者與家屬找回生活的尊嚴與希望。

失智症不僅會影響記憶力與認知功能,還可能伴隨情緒與行為問題(BPSD),例如妄想、幻覺、暴躁或遊走等。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調查,超過六成的失智症患者曾出現至少一項BPSD症狀,且隨著病情進展,這些症狀的發生率會逐步提高。為建構完善的失智照護服務網絡,臺北市布建12家失智共照中心、51處失智據點及2處權責型失智據點,在社區中即時提供失智個案適切照護建議與資源轉介,安排認知促進活動及照顧者支持服務,強化失智症社區照護。

分級照護體系 建構支持網絡

「失智共照中心」為失智症照護的第一線窗口,若家中長輩出現記憶退化、行為改變等情況,可協助安排就醫確診,並針對家屬提供失智症相關衛教資訊、照顧建議與長照資源轉介等協助。確診後,極輕度至輕度、尚未失能的失智長者可進一步參加「失智據點」的認知促進活動,如懷舊遊戲、共餐、社區參與等,延緩退化並維持生活功能;同時,也為照顧者提供支持團體與訓練課程,協助家庭提升照顧技巧、減輕壓力。

而「權責型失智據點」則針對BPSD個案提供更高專業介入,由設有精神科、神經科、一般內科或家庭醫學科的區域或地區醫院辦理,透過具臨床經驗的團隊,因應BPSD症狀的多變性給予即時、精準且更為適切的照護服務。

個案見證意義 重拾生活價值

林先生退休後曾開計程車,也常開車帶家人出遊。兩三年前開始出現記憶力與行為的改變,不僅經常忘記事情,也不再主動做家務、與人互動,情緒起伏與生活習慣的變化,讓家人感到壓力與困惑。來到權責型據點後,在職能治療師的引導下,林先生嘗試參與藝術創作與認知桌遊,不僅在活動中找回成就感,也逐漸願意主動與他人互動、協助團體成員。在一對一與團體的陪伴中,他學習表達自我、建立自信。家屬感動於他的轉變,看到他露出久違的笑容,也重新理解照顧關係中可以有的連結與支持。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2

1/3台人有脂肪肝!研究揭「這飲品」能降23%風險、還防肝癌

三立新聞網
03

腹痛別硬撐!醫警告:恐是膽囊炎 這2症狀和結石有關

常春月刊
04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5

避免術中風險!麻醉科醫師提醒:「這些藥物與保健品」需提前停用

健康醫療網
06

蝦子泡過藥怎麼看?餐廳業者教分辨「2關鍵」 網驚:差異很大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