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地馬拉人工水坑保育行動 助野生動物因應乾旱危機
隨著全球氣候持續暖化,中美洲瓜地馬拉北部的瑪雅森林(Maya Forest)正面臨越來越嚴峻的生態挑戰,特別是極端乾旱導致水資源短缺,威脅區域內眾多野生動物的生存。為應對這一危機,瓜地馬拉野生動物保育學會(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 WCS)與相關組織攜手,在該國兩大重要保護區──拉古納德爾蒂格雷國家公園(Laguna del Tigre National Park)與米拉多-里奧阿蘇爾國家公園(Mirador-Río Azul National Park)展開前所未有的科學保育行動。
保育團隊在保護區內策略性地設置人工水坑,選擇動物最易受缺水威脅的區域。這些水坑以耐候材料建造,能承受熱帶雨林嚴酷的氣候,並克服運補物資進入偏遠叢林的種種困難。紅外線自動相機記錄下來訪人工水坑的多樣野生動物,包括美洲虎(jaguar)、貘(tapir)、美洲獅(puma)、鹿、豹貓(margay)、蛇類等,顯示這些臨時水源已成為動物在乾旱季節的重要庇護。
雨季仍有動物頻繁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K1LIjeo1uE&ab_channel=BreakingScienceNews 瓜地馬拉人工水坑成動物避暑救命泉。氣候變遷導致溫度升高,瓜地馬拉保育團隊設置人工水坑,協助野生動物度過高溫與乾旱危機。影片來源:WCS Guatemala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人工水坑主要為乾季設計,監測發現即使在雨季仍有動物頻繁利用,反映部分地區長期水源仍然短缺,同時也說明這些人工設施正逐漸融入動物的生存環境。WCS瓜地馬拉計畫生物研究部主任 Rony García-Anleu 表示:「乾季期間,許多自然水源完全乾涸,大幅降低了許多物種的存活機會。人工水坑雖非永久解方,但對於協助動物因應不確定的環境變動,確實發揮了關鍵作用。」
這項以科學監測為基礎的保育措施,不僅提升了研究人員對野生動物水資源利用行為的認識,也成為全球熱帶森林面對氣候變遷下生物多樣性維護的創新典範。專家強調,未來隨著氣候型態愈加不可預測,跨組織、跨領域的合作與及時行動將是保護瑪雅森林及其生物多樣性不可或缺的關鍵。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首圖來源:WCS GuatemalaCC BY 4.0)
影片來源:WCS Guatemala (CC BY 4.0)
參考論文:
1、PROJECT: SAVING THE JAGUAR, AN AMBASSADOR FOR THE AMERICAS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