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溫暖了遊子 東海藍學宿 外籍師生住宿有藍天

信傳媒

更新於 07月18日08:42 • 發布於 07月19日04:05 • 文化臺中
東海藍學宿創辦人林國佐。(圖片來源/文化臺中授權轉載,下同)

大學生活是人生最美好的階段,住宿環境攸關生活品質,良好的學舍更能豐富四年學涯,留下更多精采美好的回憶。位於東海別墅的「東海藍學宿」 ,便是一棟很不一樣的學宿,不僅滿足了學子住的需求,還創造不少生活的感動,別具多元文化魅力,成為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認證的藝術亮點 。

建築專業 實踐理想學宿

1樓共享空間,有如家庭般的溫暖。

東海藍學宿創辦人林國佐,畢業於成功大學建築系所,學生時代對於住宿環境就特別有想法,碩士論文「從校園規劃理論談學生宿舍相關配置」,探討的就是攸關大學生活品質最重要的宿舍空間規劃。他認為,大學生一天三分之二的時間幾乎都在宿舍生活,宿舍是學子社會化過程很重要的媒介,不應只是住的地方而已,而應扮演重要的教育功能,東海藍學宿即是他理想中學生宿舍的實踐。

在中興新村長大的林國佐,民國76至77年間住在東海大學旁的理想國社區,他發現東海大學是一座美麗的大學城,但校外的學生宿舍卻沒能跟得上時代需求,非常可惜。

民國81年開始在臺中蓋房子的林國佐,97年順利在東海別墅的巷子找到一塊127坪的土地,旁邊剛好有一片天然樟樹林,環境幽靜,他結合自然窗景蓋了一棟7層樓房,97年7月正式啟用,3至7樓共規劃62間套房,每一房從6.5坪到9坪不等,雖可以住到兩人,但實際大都只住一個人。

公共空間 最大亮點

東海藍學宿最大特色是保留了許多公共空間,包括一樓的交誼中心、廚房、餐廳等等,讓入住房客可以充分利用空間,增進人際互動。此外,具有設計感的頂樓空間,提供住戶看雲、賞月、觀星、談心,以及欣賞臺中七期的夜景。

學宿取名「東海藍」,喜歡看電影的林國佐說,以前有部名著改編的電影「窗外有藍天」,「藍天」代表每個人心中對自由的嚮往,於是借用「藍」字呼應住戶內心的期盼。

為了實踐東海藍學宿的「共好‧共埕」理念,他和擔任學宿負責人的太太曾美瑛,每年都會利用中秋節和冬至兩個傳統重要節日,邀請所有住戶一起同樂過節。曾美瑛說,像中秋節會在屋頂露台舉辦戶外烤肉活動,讓沒辦法趕回家的住戶享受最應景的烤肉趴;冬至則在一樓交誼中心煮麻油雞和紅豆湯,讓大家暖暖身子,這個節氣剛好將近聖誕節,也會作聖誕佈置,讓外籍生感受耶誕氛圍。

交誼中心展示住戶的精彩作品。

「這裡的住戶,每一個人都可以當成半個主人,邀請自己的朋友來學宿作客,例如假日利用學宿廚房做早餐請朋友吃,或是冬天一起煮火鍋等等,增進情誼,亦學習拓展人際關係,這也是大學教育很重要的一環。」曾美瑛說著。

學宿的設計感 外籍師生最愛

東海藍學宿半開放式又有設計感的環境,相當受到外國學生喜愛,10多年來住過的外籍生多達20幾個國家,每年60幾個住戶中,至少都有7、8個外國學生,主要是交換學生及來臺學習中文,也有交換學者,以及冬天來Long Stay,以日本東北地區為多。

具有設計感的頂樓空間,可以賞月、觀星及欣賞夜景。

曾美瑛指出,來自世界各國的外籍住戶喜歡與本地學子互動交流,感受臺灣濃厚的人情味,以及體驗不同的異文化。諸如義大利的學生會磨著自己帶來的咖啡請大家品嚐;波蘭老師吃不慣臺灣食物,自己煮飯也會做蛋糕,與大家分享;印度老師帶來當地香料做菜,讓屋內瀰漫濃濃的咖哩味道,久久不散。至於臺灣學生帶領國外住戶出遊逛夜市,認識臺中的人文風情,最受歡迎了。

東海藍學宿亦常有音樂會及演講等藝文活動,如學宿主辦的小型展覽,曾擔任臺中東北扶輪社社長的林國佐亦會在學宿舉辦屋頂夜間音樂會,也有住戶申請舉辦展演,甚至網紅借用場地舉辦講座,還有新人利用學宿的廚房及餐具拍攝婚紗等等。曾美瑛表示,住戶申辦活動手續很簡單,只要回復原狀即可,畢竟自主管理及尊重公共空間,也是大學生必修的課程之一。

優雅風情 一房難求

國內外住戶在頂樓舉辦烤肉聯誼活動。

東海藍學宿除了由創辦人林國佐和負責人曾美瑛夫婦主理外,另由東海大學美術系畢業後至英國研究所攻讀平面設計的品牌策劃林珈瑀擔綱管理和行銷,她表示,從房間佈置及擺設等細節,可以看出現在的學生很注重生活品質,雖禁止寵物,但允許水族箱,就有住戶飼養漂亮的海水小丑魚美化房間,增添優雅風情。

林珈瑀表示,學宿每個房間都有對外窗戶及陽台,特別注意採光及空氣流通,每個月從6,000到8,500元不等的房租仍很搶手,雖可由原住戶推薦,仍須透過Google填寫表單登記,公開排序,每一學期都是僧多粥少,一房難求。

林國佐認為,東海藍學宿儘管一直很受歡迎,但畢竟蓋好至今已有10幾年了,科技日新月異,有些小細節仍未能做到智慧化,期盼有心人能跟進,在市區建造一座全智能的「東海藍學宿」,造福更多學子。

本文轉載自《文化臺中》,非經同意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與AI共處的未來

當全球AI浪潮襲來,你是否會擔心未來發展?黃仁勳曾直言:沒想法的人會先被淘汰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竹節草將復活!范斯高未完全消失 大雨「下到發紫」地區出爐

三立新聞網
02

長輩先領紅包了!新竹縣65歲以上「入帳1萬」普發現金前確定發錢

TVBS
03

大罷免民進黨完敗! 白沙屯媽祖籤詩疑早有預言

CTWANT
04

選前誓言「罷免失敗就關門」 花蓮咖啡廳今宣告停業:珍重再見

CTWANT
05

中千元發票不領獎「媽媽留下來的」 網曝明細:看到就淚流不止

CTWANT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樂齡勇壯潔牙賽 喚起中高齡族群對牙齒健康的重視

觀傳媒

挾四億票房《馴鹿大冒險》8月登台搶救危機

青年日報

紀州庵第8屆高中校刊競賽 臺南一中奪冠

青年日報

失智老翁深夜迷途 中壢警方辨識系統助返家

青年日報

損壞光電板有毒?事實查核中心:若「正常使用」沒有污染環境疑慮

新頭殼

五省級/父親節搶客!吃到飽優惠免費送蛋糕 延長用餐時間

EBC 東森新聞

快檢查!上期「2張百萬發票」沒人領 最低只花45元

EBC 東森新聞

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1669人報名 9/15公告成績

中央通訊社

台中后里驚傳「瓦斯外洩」 警消逐戶查訪 竟是「榴槤太臭了」

EBC 東森新聞

世大運競技體操陳瑞安平衡木奪銀

青年日報

IBA世界少年棒球賽 中華隊不敵巴西無緣4強

青年日報

民視《綜藝大集合》胡瓜自創Ending Pose

青年日報

陳妤x劉恬恬「臺語台表演班」揭親密合作默契

青年日報

《魔幻臺灣》文學展登世博 《爾來了》降臨大阪

青年日報

50元「排骨飯+3配菜」!在地人認證:20年來沒漲

民視新聞網

桃園舉辦零毒反詐零容忍街舞大賽 陪伴青少年度過充實暑假

桃園電子報

清境觀光亮點再升級 全台最大高山電影院免費開放 限量400席搶先報名中!

台灣好新聞

南市府為擴大照顧範圍 公告修正風災申請計畫

台灣好新聞

投票日又出包!加班車無人接手「延誤16分鐘」 台鐵:檢討改善究責

台視

鹽水災後十多日垃圾還堆在門口? 南市環保局嚴正駁斥錯誤資訊誤導視聽

台灣好新聞

許采蓁盼終結仇恨 以集體智慧阻止仇恨蔓延

中華日報

2025年世界青年論壇閉幕 跨文化交流激盪創新思維與深度理解

桃園電子報

2025風城藝術節明華園《蓬萊女神何仙姑傳奇》演出 逾2500民眾共賞經典大戲

台灣好新聞

鍾易仲:不要再搞政黨惡鬥 不要再讓台灣內耗與分裂

中華日報

新竹縣模範父親表揚 大聲說出感謝與愛意

台灣好新聞

市議員邱于軒指大罷免、大失敗 一起修補被撕裂的社會

中華日報

過嗨、失落選後症候群 醫:2週未恢復應求助專業

中央通訊社

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中國發表「媽祖」AI氣象預警系統 展現智慧減災新科技

中華日報

在地企業回饋社會 捐贈災情勘查車予桃消永安分隊

桃園電子報

提早防颱 北市修剪樹木(3)(圖)

中央通訊社

提早防颱 北市修剪樹木(2)(圖)

中央通訊社

提早防颱 北市修剪樹木(1)(圖)

中央通訊社

國內油價7月首次喊漲 汽柴油各上調0.1元

卡優新聞網

竹節草將復活!帶動西南風 致災性大雨「下到發紫」

EBC 東森新聞

紀念「原住民族」納入憲法增修條文31週年 中市原民會舉辦原住民族日影片徵選頒獎

中華日報

《賽車籃球X文藝嘉年華》台中熱鬧登場 總價破億上百輛超跑吸睛、籃球賽秒殺開打

中華日報

勞動部調查:薪水與工作內容外 年輕人看重「職缺內容」

青年日報

大鳥隧道電路故障 台鐵南迴大武至瀧溪不通

中央通訊社

新北市食農教育展5場次免費食農教育工作坊 明開放報名

TCnews 慈善新聞網

童書短評》#158生活即冒險!讓孩子用好奇心發現美好

Openbook閱讀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