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外交魔術:紅地毯、「野獸」專車的權力遊戲以及台灣的警鐘
川普討厭嗎?很多人這樣覺得。但就算再不喜歡他,也得承認一件事:這個人是談判場上的高手。他不需要厚重的協議文本,也不靠繁文縟節的外交辭令,只靠一場戲劇化的見面、一點點肢體語言,就足以攪動全球政局。
紅地毯與「野獸」:比協議更有力的訊號
「雙普會」沒有簽署協議,聯合聲明更是空洞。但川普最懂政治——有時候影像的力量遠勝過文字。
在美國領土阿拉斯加用紅地毯迎接普丁?這是公開修復俄羅斯與普丁的國際形象及地位。與普丁共乘「野獸」專車?更是戲劇化的安排。重點是,車上除了司機,沒有第三人。他們聊了什麼?沒人知道。但「不透明」本身就是武器,足以讓歐洲領袖夜不能寐,讓北京與平壤心生戒懼。
外交的奧妙在於氛圍,而川普就是製造氛圍的高手。
歐洲的務實轉向
別忘了,才不久前,歐洲對川普的「對等關稅」怨聲載道,幾乎把華府當作敵人。但一看到川普和普丁肩並肩走紅毯,歐洲立刻慌了。
於是,歐洲領袖們紛紛「飛奔」到華府。澤倫斯基18日將抵達白宮,準備和川普談「俄烏戰爭的解方」。陪同的陣容空前龐大:英國首相施凱爾、德國總理梅爾茨、法國總統馬克宏、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北約秘書長呂特,還有義大利總理梅洛尼、芬蘭總統史塔布。
從「抗拒」到「爭相排隊見川普」,歐洲充份展「務實轉向」的功夫。
中國與北韓的心裡小劇場
普丁在出發前,雖然打了電話給習近平與金正恩,給足「交代」。但說實話,中國和北韓的心情一定很複雜。
因為,一旦俄羅斯在美國與歐洲之間有了「新定位」,北京與平壤的戰略價值就會打折。中國擔心俄美靠近削弱自己對能源與安全的掌控;北韓更怕若川普與普丁談妥半島問題,自己的地位被嚴重削弱。
這就是政治殘酷之處:電話再多,抵不過一場紅地毯和一趟專車。
川普的外交魔術:製造不確定
很多人誤以為外交的目的在於「穩定」。錯了。川普式的外交,就是要製造「不確定」。
當規則模糊,當所有人都怕自己被拋下,就會一窩蜂地湧向華府尋找安全感。這就是川普的魔術:他不必拿出任何實質讓步,就能讓對手和盟友主動靠攏。
這場「雙普會」的效應就是最好的例子。美國重新奪回了「發球權」,全世界不得不把目光重新集中在白宮。
有人或許會問:這些事離台灣很遠吧?錯了,川普的每個外交操作,最終都會牽動亞太局勢。
尤其在雙普會結束後,川普在truth social發文表示,要終結俄烏這場可怕的戰爭,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達成一份和平協議,而不是只達成一個經常難以維持的停火協議。
台灣的警鐘
川普「和平協議」這句話雖然是對著烏克蘭說,但聽在台灣人耳裡,心中卻是警鈴大作。
如果美俄真的在某些議題上找到默契,美國可能把更多資源從歐洲抽回亞洲——這對台灣或許是利多。但同時,美國也可能要求台灣在貿易、軍事或科技上承擔更多責任,甚至最壞的狀況是,未來如果有川普跟習近平有美中峰會,台灣會不會成為兩強的籌碼?畢竟「川普從不做虧本生意」。
「雙普會」只是開始,對台灣而言,這是提醒——我們不該再奢望舊秩序的穩定,而要準備好隨時在變動規則裡找出新的立足點。
川普的外交魔術正在重新書寫世界經濟及地緣政治的新規則,而台灣,必須在這場大戲中找到自己的角色,絕對必須提高警覺,絕對不能置身事外。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