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獨角獸Anduril來台設辦事處!讓產業大咖齊聚的一場演說,揭示台灣哪些機會?
重點一 :Anduril創辦人Palmer Luckey認為,台灣擁有許多消費性電子產品、半導體等技術人才,與製造大規模自主彈藥、攻擊型無人機和感測器所需的技能「驚人地相似」
。
重點二:Anduril公司的商業模式獨特,不同於傳統國防承包商,他們自籌資金研發產品,並以實際運作的技術而非簡報與客戶溝通,大幅提升研發速度與效率。
重點三:中山科學研究院日前已與Anduril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後續雙方將針對開源AI指管平台Lattice與國軍新一代數位戰場整合系統展開合作評估 。
美國國防科技新創Anduril創辦人來台演講,他是誰?
美國軍工界獨角獸Anduril Industries(安德里爾工業)創辦人Palmer Luckey(帕爾默·拉奇)8月4日於台灣大學發表演說,許多台灣軍工產業和無人機公司等皆為座上賓,包含中光電智能機器人總經理忻維忠、創未來團隊、中科院等。
能讓中科院、產業大咖都到場聆聽,拉奇是什麼來頭?
出生於美國加州、酷愛實驗的拉奇,20歲便成立VR科技公Oculus,並在兩年後將公司以20億美元出售給Facebook。不過,他在科技界的旅途並未畫下句點。2017年,他成立了國防科技公司Anduril,為兒時夢想圓夢——他受到《遊戲王》角色海馬瀬人的影響,從7歲時就一直想成立國防企業。
如今這家公司經過2025年2月新一輪募資後,估值達到280億美元——是Oculus被收購價格的10倍以上——同時2024年營收翻倍成長至10億美元、年度合約價值達15億美元,擁有與傳統軍工巨頭爭奪國防合約的實力。
Anduril獨特商業模式
與一般的國防承包商不同,Anduril將自己定位為「國防產品公司」,他們利用自有資金進行研發,自行決定要開發什麼產品、如何開發,並在完成後直接以實際運作的技術向客戶展示,而非僅僅提供一份簡報。
這種模式讓Anduril能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進行創新,因為公司有強烈的誘因去追求效率,並重複利用現有技術,而非每次都從頭開始。拉奇認為,這可作為台灣國防產業發展的借鏡。
拉奇:台灣有許多人才,與無人機和感測器所需技能相似
一改過去在大眾眼前穿著夏威夷花襯衫、夾腳拖的形象,拉奇以一身螢光黃短袖襯衫、卡其色長褲和皮鞋,對台下軍工產業界菁英和學生發出呼籲,強調台灣必須利用自身在半導體和電子產業的優勢,積極投入國防科技領域,以建立足以威懾潛在侵略者的強大防禦力量。
他也公布即將在台灣設立Anduril辦公室 。拉奇提到,Anduril在其他國家也成功地這樣做過,例如在澳洲的一項潛艇計畫中,團隊在兩年內從約1人擴展到約400人。因此,他認為在台灣的規模也將會成長得相當快。
拉奇指出,台灣擁有許多消費性電子產品、半導體等技術人才,他指出,這些人才在製造手機、相機、汽車、筆記型電腦或遊戲機等方面的技能,與製造大規模自主彈藥、攻擊型無人機和感測器所需的技能「驚人地相似」。
而中山科學研究院日前已與Anduril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後續雙方將針對開源AI指管平台Lattice與國軍新一代數位戰場整合系統展開合作評估。
延伸閱讀:7歲就想當海馬瀬人!Palmer Luckey創辦Anduril,VR轉戰國防原因超中二
烏克蘭啟示錄:高科技威懾是和平唯一保障
拉奇引用烏克蘭戰爭的經驗作為台灣的警示。他親身前往烏克蘭前線,見證烏軍如何運用先進技術,以小成本的無人機等裝備,對抗實力遠超自身的強大敵人,成功顛覆了傳統戰爭模式。他提到,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原以為的「特別軍事行動」能在幾天內結束,但烏克蘭卻憑藉先進技術與堅定意志,抵抗至今已逾三年。
拉奇強調,這個例子證明,即便面對壓倒性的軍事力量,透過快速應變與持續創新的高科技武器,仍能有效嚇阻並抵禦侵略。
他進一步將此教訓延伸至台灣所處的國際局勢。拉奇指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言論與行動已明確傳達其對台灣的野心,並正在積極打造能夠實現這些野心的軍事力量。從不斷增加的軍事演習,到大規模擴建海軍與飛彈武力,種種跡象都顯示,中國正在為潛在的衝突做準備。面對這樣的威脅,他認為台灣不能僅僅依賴過時的武器,而是必須發展具備人工智慧、自動化系統、高精準度飛彈防禦等現代化武器。這些科技不僅能有效應對來自中國的威脅,更能成為讓中國在發動攻擊前,就因評估代價過高而放棄的「終極威懾力」。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總經理忻維忠表示,帕爾默此次演講也帶給台灣軍工產業很大的啟發,能夠利用AI,以及先進和更彈性的方式來進行產品開發,改變過去標案方式導致產品研發周期動輒5~10年的現象,而中光電也不排除和Anduril後續展開合作的機會,忻維忠指出,目前Anduril和台灣政府的國防系統也有連結,Anduril能夠讓國防產品研發週期變短,對於台灣相關業者也是一大參考點。
專注研究台灣科技資本市場的M觀點創辦人暨科技巨頭解碼主筆Miula指出,無人機的零組件和3C產品是高度互補,台灣電子零組件的供應鏈在國防領域是非常有機會的,尤其現在美國需要轉移對中國零件的依賴,「台灣很有機會來補足這樣的缺口,並且軍用又可以擁有更高的利潤。」不過Miula也指出,這個供應鏈缺口的機會可能只存在1~2年,「因為別的國家也可以來補這個缺口,所以台灣廠商必須把握機會,」他建議,台灣零組件廠商或許需要改變過去接單的習慣,「無人機領域雖然單量不會像3C產品這麼多,但利潤會比較高,並且一旦投入量產,技術就很難取代。」
拉奇認為,台灣擁有全球頂尖的科技人才、資本與政府支持,完全有能力推動一場屬於自己的國防科技文藝復興。他鼓勵台灣的工程師、軟體開發者和技術人員,將才能投入國防領域,從而打造一個由台灣製造、具備尖端技術的國家防禦體系。
他最後描繪了兩種未來情境:一是透過強大的防衛力量,在敵軍來襲時將其徹底摧毀;二是更為理想的狀況,即台灣的防禦能力強大到讓敵人評估後認為代價過高,從而放棄侵略。這兩種情境的實現,都取決於台灣人民的選擇,以及科技業者是否願意為此做出貢獻。
延伸閱讀
Palantir來台找合作?國防AI巨獸市值衝上3,750億美元,為何這次盯上台灣產業鏈?
專訪|教授變身軍工CEO!王毓駒率隊打造「台海無人機防線」,創未來如何挺進國際?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