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揭AI衝擊報告:最穩與最危的40個職業有哪些?高學歷不等於鐵飯碗?
重點一:微軟研究顯示,AI對「知識型工作」影響最大,包括翻譯、歷史、銷售、寫作、客服等職業首當其衝。
重點二:體力性與設備操作類工作,如疏浚機(也稱為挖泥船或抽沙船,是一種用於清除水底沉積物的機械設備)操作員、水處理廠操作員,幾乎不受生成式AI波及。
重點三:學歷高(如需學士學位)的職業,反而更容易被AI影響,打破「高學歷等於安全」的迷思。
據軟(Microsoft)最新研究《Working with AI》揭示,生成式AI對「知識型工作」的衝擊遠超過傳統認知。該團隊分析20萬筆Bing Copilot(微軟AI聊天機器人)用戶對話紀錄,並結合美國職業資料庫O*NET的分類,計算出「AI適用性分數」(AI applicability score)。
根據報告,AI適用性分數越高,表示該職業的相關工作活動,在真實的AI使用場景中頻繁出現,AI能成功完成這些任務,並且其協助或執行的影響範圍較廣 ;越低就代表該職業的工作內容與目前AI所展現的能力重疊較少。
結果顯示,最容易被AI影響的職業多屬於知識密集型領域,包括口譯員與筆譯員、歷史學家、銷售服務代表、作家、客服代表、技術寫手、數據科學家、新聞記者等等。
這些工作的共通點是,普遍涉及資訊蒐集、內容撰寫、溝通說明等AI擅長的任務。 微軟強調,高AI適用性代表這些職業的日常工作與AI能力高度重疊,但不等同於「將被AI取代」,而是工作內容、流程將被重新定義。
藍領工作暫不受影響
與此同時,研究也點出一個鮮明對比:體力性與設備操作為主的職業,幾乎不受生成式AI威脅。例如,疏浚機操作員、水處理廠及系統操作員、橋樑與閘門管理員、機械模具師、軌道維護人員等,因需現場操作、手動維護或高度人際互動,AI難以涉足。
部分醫療照護類職業如抽血技術員、護理助理、醫療設備準備員同樣屬於低AI適用性族群。這些職業的工作內容多仰賴現場經驗、體能或細膩的人際互動,非現階段AI所能取代。
高學歷職業不再「鐵飯碗」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顛覆了過往「高學歷等於安全」的傳統觀念。分析發現,需學士學位以上的職業,AI適用性分數反而較高,顯示知識型、專業型工作正成為生成式AI最容易介入的領域。舉凡政治學家、管理分析、大學教師、圖書館學教師等,都在高AI適用性名單之列。
微軟研究團隊強調,AI目前雖無法完全取代任何一個職業,但其協助資訊蒐集、內容產製與溝通的能力,已讓這些高學歷職業的工作型態面臨重塑。研究呼籲,隨著AI應用加速滲透,企業與個人都須重新思考職涯發展與技能組合。
延伸閱讀:圖解財星世界500強企業!誰營收暴衝?哪種產業最多?台灣上榜企業排名變化一次看
責任編輯:李先泰
延伸閱讀
Meta天價挖角失敗! Andrew Tulloch是誰?祖克柏為何砸15億美元也要搶他?
哪種工程師比較賺?一表解密年薪中位數行情:這6職缺上看300萬元,為何美國遠勝德印?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