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正式外交,得轉一手入川普耳中「不利談判」…進入關稅季後賽,中經院長:還不能篤定落後他國
黃靖文
圖片 黃靖文攝 提供
美國對等關稅即將上路,台灣對等關稅談判在最後一刻拿到20%稅率,不過僅是「暫時性關稅」。中經院長連賢明直言,台灣談判進入「季後賽」,要說已經落後其他國家還言之過早。 只是,連賢明也坦言,由於川普凡事都由自己拍板定案,但台灣沒法如日韓直接與川普對話,此外美國也擔心台灣因素,影響與中國的談判,勢必會比較緩慢。 只是,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顧問白宗城說,近一個月由於已有陸續有國家談妥最終稅率,的確接獲廠商反映,少部分客戶開始將訂單,轉移到關稅已篤定的國家下單。
中經院周五(8/1)發布7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美國白宮稍早也公布對等關稅稅率,台灣恐怕面臨20%的稅率,儘管比初始稅率低了12個百分點,但高於日韓12個百分點。
連賢明:談判進入「季後賽」 不能說台灣落後他國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認為,從談判細節仍未公開就可以知道,「台灣的關稅談判只是進入季後賽,還不能篤定已落後其他國家」。目前,新版對等關稅預計8月7日才上路,連賢明指:「未來7天還有變數。」
其實,包含日本、南韓、歐盟等,在談判初期都是取得較不利的稅率,經過密集磋商後,最後一刻才獲得現有15%稅率,巴西更是從50%高額稅率,大幅下降至10%。
台灣為何慢一步? 連賢明曝2原因
台灣直到對等關稅談判大限最後一刻,才獲得「暫時性關稅」,連賢明認為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美方正在與中國談判,因此會刻意淡化台灣因素。
第二個因素,是川普總是要做最後決策者,但台灣缺乏正式外交管道,並沒辦法直接與川普面對面,總得「轉一手才能傳入川普耳中」,在談判時程自然會相較不利。
中經院副院長陳信宏則補充,232條款包含半導體、藥品、鋼鋁製品,其中僅有半導體需要面對工業安全局(BIS)調查,勢必會影響談判進度。
232條款與對等關稅有機會一起談?
值得留意的是,台灣對美出口有高達7成的商品屬於半導體產品,被歸納在232條款的調查中,並非對等關稅影響範圍。目前,我國談判小組有意將兩者一起談。
美國針對半導體及半導體製造設備、藥品與原料,進口乘用車等,均包含在232調查。
連賢明指出,包含南韓、日本均是採一併談判,譬如日本汽車即獲15%稅率,並非美國對其他國家的25%。南韓在半導體、藥品也獲得「最惠國承諾」。因此,台灣的半導體稅率,的確有機會拿到與對等關稅相同的數字,或是取得類似最惠國承諾。
PMI連2月緊縮、未來展望連4月緊縮
中經院今日公布的7月PMI指數為48%,比6月下跌1.6個百分點,已開始服下對等關稅衝擊。中經院副研究員陳馨蕙說明,主要是企業觀望對等關稅稅稅率、半導體關稅與進口汽車關稅結果,導致國內PMI指數呈現緊縮。
陳馨蕙指出,由於對等關稅即將上路,原本強勢的電子光學產業、電力機械設備的新增訂單數,都轉為緊縮。其中,電子暨光學產業的新增訂單與生產指數,均同步中斷連續5個月的擴張,分別驟跌12.3、13.2個百分點,轉呈緊縮。
更多今周刊文章
關稅想在8/7前改變?美貿易代表:基本已定、沒空間立即磋商…川普喊出「1條件」才可能修改
星巴克買一送一「連喝2天」!星冰樂、那堤、星沁爽都有?飲品一次看…還有超商咖啡優惠總整理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