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茶樓通宵營業 尖沙嘴飲夜茶歎手工菜
【明報專訊】粵菜的傳承,不光是味道的延續,更是嶺南飲食文化的薪火相傳。中環有2間歷史悠久的老字號粵菜館,不約而同在今年以嶄新姿態詮釋懷舊粵菜,在創新中堅持傳統底蘊。一家近百年歷史的茶樓,輾轉回歸中環之餘,並首次在尖沙嘴開設24小時分店,讓本地人及遊客隨時品嘗點心和懷舊粵菜,感受「夜茶」樂趣。另一家百年蛇羹店則首度推出雞蛋仔和便當套餐,甚至舉辦busking,讓經典美食年輕化,期望走進MZ新世代的生活之中。
今年5月底,擁有近百年歷史的蓮香樓衝出中環,於尖沙嘴諾士佛臺開設24小時分店,頓時成為全城熱話。開張首天,店內坐滿慕名而來的客人,當晚更舉行「懷舊金曲夜歡樂時光」和「懷舊金曲夜晚宴」,營造懷舊氛圍,吸引不少熟客前來,同時也有夜貓子特地深夜前來體驗「夜茶」文化。
采妮青霞推懷舊點心車滿場飛
新店佔地兩層,面積超過9000平方呎,大門旁邊通往諾士佛臺的通道掛滿橙紅色燈籠。店內裝潢古色古香,採用中式桌椅,大廳四周掛滿山水畫,彷彿時光倒流,踏進了百年前的嶺南茶樓。與中環店不同,新店侍應的名字十分盞鬼,有嘉欣、陳圓圓、采妮、青霞、秀文等,皆取自昔日及現時當紅藝人或小說人物的名字,為茶樓添上玩味。客人依舊可以茶盅喝茶,拿取點心紙到點心枱或點心車選點心——花膠魚翅灌湯餃、鮮豬膶燒賣、古法豬肚燒賣、鵪鶉蛋燒賣、蜂巢芋角、腐皮夾、西米布甸等點心,款款經典。為確保點心質素,新店有30年以上經驗的點心師傅坐鎮。點心全以人手製作,以鮮豬膶燒賣為例,豬膶需經啤水、醃製等繁複工序,需時5小時以上,最後與新鮮豬肉燒賣分開蒸,確保兩者口感剛好。
鐵扇公主炒飯盞鬼 手工霸王鴨香濃
蓮香樓有感現時港人缺乏夜生活,希望提供一個深宵選擇,24小時營業兼重現夜茶文化。茶樓剛新增消夜菜單「蓮香深宵夜樓夢」,於晚上10時半至凌晨5時供應招牌雞煲、菌類菜式、鑊氣小炒、小食、主題炒飯、水煮菜式、生滾湯及生滾煲仔粥等,選擇豐富。當中部分菜式名稱充滿《西遊記》色彩,例如「鐵扇公主炒飯」wasabi味海鮮炒飯、「香辣牛魔王炒飯」香辣牛肉炒飯,以及用秘製蒜香麻辣醬拌雞或鵝掌的「搗蒜伏魔雞」及「搗蒜伏魔玉掌」,充滿玩味。至於海鮮迷不可錯過的「蓮香一夜情」,是將黃花魚醃一晚成一夜埕鹹鮮魚,之後香煎至皮脆肉香。
新店在晚上10時半前,除供應點心外,還有懷舊手工粵菜,從清朝宮廷菜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舊香港的平民菜式也有提供。由擁有46年粵菜經驗的李少忠主理,每道菜工序繁複。其中最受歡迎的懷舊菜是蓮香正宗霸王鴨,將白果、茨實、栗子、北菇、湘蓮蓮子、五花腩肉、糯米等材料炒香釀入米鴨鴨腔,油炸後蒸3小時,鴨皮金黃,餡料鬆化綿密,吸盡鴨香,芳香撲鼻。
寓意「有頭有尾」的家鄉煎釀鯪魚,是中環蓮香樓在新年前夕銷量甚高的新春菜式。廚師先將鯪魚起肉去骨,剁碎打膠,拌入蝦米、果皮、臘肉等材料再釀回魚皮內,炸至皮脆肉彈牙,佐以蠔油汁提味。而蝦子柚皮看似平凡,實際工序極繁複,由備料至完成需時約1星期。厚柚皮經反覆啤水、汆水去苦澀味;將豬骨、火腿、蝦米、鯪魚等材料煲2小時熬成湯,再加入柚皮煨2小時至入味,最後灑上蝦子即成。至於懷舊缽仔焗魚腸,廚師先要把魚腸清理乾淨,吃下去才不會有泥味。魚腸再與薑米、果皮、油炸鬼、含豬骨高湯的蛋液等材料拌勻後,先蒸後焗至表面帶焦香和蛋香,魚腸軟而帶嚼勁,吃前可灑些胡椒粉辟腥。
雖然在時代洪流中,一間又一間的老酒樓結業,但蓮香樓新店卻選擇通宵亮着燈光,不分晝夜地堅守粵菜文化。
蓮香樓(尖沙嘴店)
地址:尖沙嘴金巴利道25號長利商業大廈1、2樓
查詢:2320 1318
註:另收茶芥及加一服務費
文:陳麗斯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趁「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