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星、日、意、澳戰場 埋身接觸F1狂熱
【明報專訊】暑期重頭電影《F1電影》在香港上映,由畢彼特(Brad Pitt)飾演的主角運用變化多端的賽車戰術,配合IMAX震撼的視覺效果,瞬間吸引全球觀眾,再次掀起一級方程式賽車(F1)熱潮。隔着大銀幕已經讓人看得熱血沸騰,親身觀戰又會如何?「親眼看到賽車的速度,(車)在你面前相撞,或者因為車胎急煞而聞到的燒橡膠味,這些都是隔着屏幕感受不到。」曾6次入場觀戰F1的資深車迷Anthony如是說。
現場觀戰是最近距離感受F1文化的方式。今次請來Anthony和F1模型專賣店店主Peter,分享他們多次飛到外國觀賽的經歷,並為準備首次入場的新手提供購票建議。
車迷資歷逾20年的謝漢東(Anthony),讀大學時已醉心F1,視「車神」米高舒麥加(Michael Schumacher)為偶像。「(約2003年)是他和所屬的法拉利車隊最輝煌的年代,多次蟬聯車手及車隊冠軍。雖然他在2006年一度退休了,但我仍持續關注F1賽事。」Anthony後來當上體育記者,2008年新加坡首辦F1夜間賽時曾製作專題報道。出乎意料的是,翌年偶像舒麥加宣布在新加坡賽站復出,得知後他毫不猶豫飛到新加坡觀戰。雖然最終「車神」因傷未能出賽,但現場熱鬧的氣氛和震撼感已深深吸引了他。
赴意捧法拉利 看台染「紅」熾熱
2011年Anthony終於得償所願,在新加坡入場觀看舒麥加復出比賽。之後他多年未再入場觀戰,卻因為太太「入坑」而結伴成為F1賽場的常客。「疫情期間,有次我觀看F1直播,太太剛好瞄到法拉利車隊的帥氣車手Charles Leclerc在賽後除下頭盔一刻。之後她開始跟我一起看直播,又追看串流平台的F1節目,所以決定跟她一起入場。」2022年二人前往新加坡觀戰,此後夫妻倆每年都入場觀看一次比賽,從新加坡、日本鈴鹿,到今年5月遠赴有「法拉利主場」之稱的意大利伊莫拉(Imola)賽站支持愛隊。「我們特別購買了大會預留給法拉利車迷的Rivazza看台席位,車迷都穿上紅色隊衣,揮舞紅色旗幟,部分人更點起紅色煙霧彈染紅整個看台,氣氛非常狂熱。」
引擎聲震撼 入彎速度驚人
今年29歲的鄧國悅(Peter)雖然在疫情期間才迷上F1,但熱情一發不可收拾,更開設一間售賣F1紀念品及賽車模型的實體店Paciers(IG@paciershk_official)。他在2023年3月首次到澳洲墨爾本站觀戰後,至今已4度入場,除了墨爾本外,其餘3次都在日本鈴鹿賽站觀戰。Peter憶起首次現場觀戰的經歷:「F1的引擎聲很震撼,感覺就像飛機在你旁邊掠過,賽車轉彎時的速度更是驚人。」
不單看賽事 車迷活動吸引
他指現場觀戰並非十全十美,例如賽車在面前飛馳的時間很短,如車手在其他位置超車或進入了維修站,導致排位出現變化,現場觀眾只能通過廣播或屏幕得知,不如看直播般緊貼戰况。不過,Peter認為入場觀戰F1並不純粹是看賽事,大會為車迷安排了很多活動,例如展示賽車零件,又找來古董賽車供車迷拍照。Anthony則指出,大會在賽事期間的周五、六通常會安排車手見面會,邀請車手上台分享近况,間中亦會與車迷玩遊戲,這些活動只有現場觀賽才有機會體驗。即使不是F1車迷,有機會都不妨入場,感受這項全球其中一項最燒錢運動的吸引力。
文:周群雄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