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條例生效︱大企業發行料易獲認受 可成跨境網購貿易商機
穩定幣條例今日實施,香港亦成為全球首個對法定貨幣穩定幣實施全鏈條監管的司法管轄區。隨著條例下的穩定幣發行人監管制度實施,發行法幣穩定幣的業務需要取得牌照和受到監管。
根據監管指引,除非獲發牌,任何人不得在香港發行法幣穩定幣、發行港元穩定幣、以及向香港公眾積極推廣自己的法幣穩定幣發行。金管局亦多次強調,初期只會有小量穩定幣發行人牌照獲批。
麥萃才:作為國金中心有必要參與加密潮流
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預計,穩定幣條例生效初期,不會為經濟和金融生態帶來較大變化,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必要參與加密資產的潮流。他亦認為,穩定幣最好由大型和知名企業負責發行,因穩定幣由第三方發行,沒有法定貨幣地位,需要買賣雙方都認可和信任才可以當成交易工具。
穩定幣本身並非新事物,金管局早於2022年發布加密資產和穩定幣討論文件,收集市場意見。作為加密貨幣的一種,穩定幣特點在於要錨定單一或者多種法定貨幣,維持幣值在穩定水平,亦要符合儲備資產管理及贖回等方面的規定。
郭彥麟:料黑客將攻擊穩定幣 要做好預防
保險科技公司OneDegree由2021年起做虛擬貨幣有關的產品,創辦人郭彥麟表示,曾接觸過不少有意成為穩定幣發行人的公司,認為多數公司都未必達到金管局要求,尤其在具體性方面,少數公司能夠說明發行穩定幣的應用場景,正正就是金管局所指初期只會發出數個牌照理由之一。
郭彥麟亦指,美元穩定幣USDC、USDT過去曾發生過偷竊和損失的案件,建議要做好偵測。他指,區塊鏈和穩定幣的資金流相當龐大,一定會吸引黑客嘗試攻擊,市場要和監管機構一起做好預防,以及發生意外的善後問題,甚至做到比銀行體系更高層次。
市場關注穩定幣帶來的跨境電商機遇,而初步有意欲申請穩定幣發行人牌照的公司,包括京東、螞蟻,主要都是一些互聯網和電商平台巨頭。
麥萃才指出,現時網購已成了海內外消費主要途徑,但傳統支付方式都需要透過銀行帳戶匯款,除了受到各地外匯管制、轉款的便利性和時間性限制,每一筆支付轉帳在傳統上亦會被收取費用,阻礙跨境網購活動。
而穩定幣作為支付工具,由於可以繞過銀行體系,令交易成本大大減少,亦帶來更多支付場景,尤其是國際性的交易。麥萃才指,目前國際上有興趣發行穩定幣的機構,就包括了傳統的互聯網支付或金融支付中介公司,例如Master、Visa、PayPal,主要因穩定幣所帶來的業務潛在增長空間,以及交易成本的削減都可能是未來的商機或增長點。
麥萃才亦指,穩定幣發行商能夠透過發行本身得益,每當有人以法幣向發行商兌換穩定幣時,發行商可以在收取的法幣上賺取利息,令市場出現針對發行商的炒作。不過他預計隨著穩定幣逐漸落實,少數發行人跑出後,相信炒作的熱情會慢慢冷卻。
「殺手級應用」數字資產 利與中東交易
郭彥麟表示,穩定幣的應用廣泛,是數字資產之中的「殺手級應用」。除了跨境電商,他認為穩定幣有利內地和香港跟中東的商業來往,因中東多數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勾,有聯繫匯率的港元穩定幣在交易上會更加便利。
郭彥麟亦指,穩定幣所產生的現金流會是保險業的商機,但要先做好一些定義問題,例如穩定幣和現金的分別,並歡迎日後能夠用穩定幣做保險的支付和理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