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認證肯亞成功消除「昏睡病」 為第10個達成國
東非國家肯亞20世紀初期發現首例「昏睡病」病例,經過多年防疫努力,世界衛生組織(WHO)上週五(8月8日)宣布,已經完全消除的肯亞的昏睡病公共衛生問題,成為第10個達成該項目標的國家。
綜合媒體報導,世衛秘書長譚德賽(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上週五在聲明中讚賞肯亞防疫成就,表示這對該國政府和人民具有里程碑意義,「肯亞加入愈來愈多擺脫昏睡病威脅的國家行列,這讓非洲朝脫離受忽視熱帶疾病威脅,往前邁出重要一步」。
I congratulate the government and people of #Kenya on the elimination of human African trypanosomiasis or sleeping sickness.Kenya joins the growing rank of countries freeing their populations of sleeping sickness, and bringing Africa one step closer to being free from neglected… pic.twitter.com/GAcbuVOHHm— 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 (@DrTedros) August 8, 2025
昏睡病正式名稱為「非洲人類錐蟲病」(HAT),主要流行於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一種由寄生蟲「布氏錐蟲」(Trypanosoma brucei)引起的傳染病,透過采采蠅(tsetse fly)叮咬染病人類或動物後傳播。
感染初期症狀包含發燒、頭痛、無力,而布氏錐蟲突破血腦屏障,入侵中樞神經系統後,症狀開出出現行為改變、意識和感官混亂、協調能力差等,且可能會出現白天嗜睡、晚上睡不著等睡眠周期混亂,這也是該病的一大特徵,因此被稱作「昏睡病」。
除肯亞外,貝南、查德、赤道幾內亞、迦納、幾內亞、象牙海岸、盧安達、多哥和烏干達也已消除昏睡病公衛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