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報、電影海報、雕像記錄傳奇 李小龍「打」入大南街
【明報專訊】近期電視節目《真相猜·情·尋》開播,首個熱話正是尋找一代武打巨星李小龍猝死之謎。去世逾半世紀的李小龍在影迷心中依然分量十足,香港李小龍會現正於深水埗大南街舉辦「李小龍藏品展暨李小龍會30周年紀念」,在充滿年代感的唐樓單位裏,展出逾50件珍藏品——泛黃剪報、經典電影海報、雕像模具,以至李小龍的童年劇照,一 一細訴着這位武打巨星的傳奇人生。
深水埗文青熱點大南街近來隱隱散發出不一樣的武者氣息,街上偶爾會遇到一些體格結實、目光銳利的途人抬頭尋路。原來近期香港李小龍會正於「大南天梯」舉辦李小龍藏品展覽。有別以往展覽以立體珍藏為主,香港李小龍會會長黃耀強說適逢創會30周年,所以團隊挑選一些平面展品如電影海報、舊剪報等,將李小龍的事迹與會方的發展歷程一併呈現。展出逾50件珍品中,有一張剪存自1995年雜誌《壹本便利》的分類小廣告,內容是徵求李小龍珍品。黃耀強說這則廣告便是香港李小龍會的成立契機,「讀書時期,我身邊沒有李小龍迷,只是自己默默蒐集電影海報等藏品。後來投身社會工作,有了些積蓄,便想蒐集更多物品」。於是他在雜誌刊登廣告,從而結識一班李小龍迷;加上經該雜誌報道及主動協助招募會員下,香港李小龍會才得以成立。
李小龍嬰兒時登美國大銀幕
在這則廣告旁,掛有電影《細路祥》中童星李小龍的劇照,以及同名港產漫畫的原裝封面和內頁的組合展品。黃耀強說很多人以為李小龍一開始便拍武打電影,另一些人知道他童年時曾拍戲,便以為他第一部作品是1950年上映的《細路祥》;黃耀強笑指其實李小龍自嬰兒時便參演電影,首部亮相的作品應該是1941年於美國三藩市上映的《金門女》,不過當年李小龍只被當作手抱嬰兒的「道具」。雖然《細路祥》並非李小龍首套演出作品,但黃耀強認為這套改編自同名香港漫畫的電影也有其重要地位,顯示出香港電影很早已與本地漫畫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星光大道銅像試版首現身
在展廳中央的李小龍小型人像,則是2005年製作星光大道李小龍銅像時的其中一個試版。黃耀強解釋:「很多市民以為銅像由政府出資,但其實是由會方籌募經費,完成後再送給政府在尖沙嘴星光大道展示。」他說李小龍作為首個將中國武術帶往國際的香港巨星,更於1999年獲《時代》雜誌列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一百人之一,政府如果要說好香港故事,理應要好好運用;惟他認為政府沒有完整連貫的保育策略,像是李小龍故居最終難逃被拆卸的命運。2樓展區便展示由2008至2019年間,多則有關故居由提出保育至拆卸的報道。
除了平面展品,現場還有一些有趣珍藏,例如首次展出的李小龍頭像,印有李小龍肖像圖案的日本彈珠機,面相及動作維肖維妙的李小龍人偶等,另外還有相關主題的紀念品如服飾、手表、電影海報集發售。黃耀強透露稍後還會展出李小龍寫給友人的書信,直至展期完結前,持續為參觀者帶來更多有關李小龍的珍藏。
李小龍藏品展暨李小龍會30周年紀念
日期:即日至8月3日
地點:深水埗大南街173號「大南天梯」1、2樓
門票:免費
查詢:www.facebook.com/BruceLeeClub
文:周群雄
美術:謝偉豪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