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成家庭食物開支佔整體開支逾4成 調查指半數市民減少購買糧食
食物回收組織食德好於今日(26日)公布本年度「社區糧食安全狀況調查」結果,受訪的358名低收入家庭成員及長者中,66.8%受訪者購買食物總量與去年相若,但62%受訪者表示食物開支較去年上升,反映在不增購食物下糧食支出仍被迫上升。就此,有約半數受訪市民會直接減少糧食購買的頻率和數量。食德好項目經理盧珏珊表示,在金錢壓力下不少市民會減少進食導致營養吸收減少,長遠影響其健康,因此建議政府發放專門補助,並呼籲商界合作設立「惜食專區」。
是次調查於今年6至7月進行,受訪者中近6成半為60歲以上長者,約5成半家庭月入低於15,000港元,近8成居於公屋或分租單位。調查中42.8%受訪家庭,食物開支佔期家庭總支出超過4成。近8成受訪者直言,價格是選擇食品時最看重的因素,其重要性遠超食物營養價值,而今年選擇營養價值的受訪者佔50.6%,較去年下降約10%,反映營養成為市民最先犧牲的選項。被問到如果未來食品價格持續上升會如何應對,45.3%受訪者選擇犧牲食物的質量和數量,選擇減少其他方面開支以維持飲食水平的,僅有11.2%。
盧珏珊表示,該現象將會持續影響低收入人士的營養攝取。因此倡議政府盡快開展對低收入人士營養食品津貼的研究,參考醫療卷做法,提供電子券補貼其購買新鮮蔬果、蛋奶等高營養價值食品。此外,呼籲商界合作,設立「惜食專區」,減少臨期食物浪費,為市民提供購買實惠。同時亦呼籲社福界從「派飯」走向「派營養、教知識」,開辦更多切合基層需要的烹飪及預算管理工作坊,教會市民如何以有限預算烹飪營養菜式。
而中大地球與環境科學系教授戴沛權表示,預計全球人口增長會於2050年才達致頂峰,糧食需求會進一步上升,但現時糧食供應與溫室氣體問題形成惡性循環,種植糧食及飼養牲畜會釋放溫室氣體,而溫室氣體又會影響糧食產能,因此食物價格將會進一步上升。就此,本港作為主要以進口解決糧食需求的地區,應透過減少食物浪費降低糧食需求 。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