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一到下午腿就浮腫?3招改善靜脈循環 多喝水也有用

中天新聞網

更新於 13小時前 • 發布於 13小時前

工作了一整天回到家,一脫下鞋襪,有些人會發現自己的腳踝和小腿浮腫得很嚴重,一按下去竟然還會有一個明顯的凹痕!而有些上班族每天到了下午,小腿開始變得腫脹、沉重,甚至還會隱隱作痛,讓人忍不住想一直按摩。

工作了一整天回到家,一脫下鞋襪,有些人會發現自己的腳踝和小腿浮腫得很嚴重。(示意圖/Pexels)

為什麼會發生腿部水腫與靜脈曲張?

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潔雯醫師說明,腿部靜脈就像一條輸送血液回到心臟的管道,而裡面有許多「單向瓣膜」負責確保血液只能往上流,防止血液倒流到腿部。但當這些瓣膜受損或靜脈壓力過高時,就會出現靜脈型淋巴水腫(Venous Lymphedema, VLE 或 Phlebolymphedema),產生血液滯留的問題,進而導致水腫、靜脈曲張、沉重感,甚至嚴重時形成潰瘍。

這種好發在下肢的靜脈型淋巴水腫,臨床症狀明顯而且雙側都有可能受到影響。不治療容易引起更嚴重的健康問題,但此類淋巴水腫若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治療,通常治療成效都相對良好。

怎麼改善腿水腫與靜脈曲張?

醫學研究指出,非手術治療是目前最有效的緩解方式,可以幫助促進血液循環,讓雙腿重新恢復輕盈。

穿壓力襪

壓力襪就像給腿部一個「外部支撐」,幫助血液向上回流到心臟!人體微血管的正常壓力約為 30mmHg,而醫療級壓力襪(30mmHg以上)則能提供適當的壓力,幫助血液順利回流,避免滯留在腿部,減少水腫與靜脈曲張的風險。從早上起床就穿,晚上睡覺時再脫下,效果最佳。

壓力襪就像給腿部一個「外部支撐」,幫助血液向上回流到心臟。(圖/PXHERE)

整合性消腫治療(Complete decongestive therapy, CDT)

CDT治療是目前國際上應用最廣,療效也最為肯定的水腫控制黃金標準透過「徒手淋巴引流」、「壓力控制」、「退腫運動」以及「皮膚護理」,四個面向環環相扣的物理治療方式。如果靜脈曲張主要是血液瘀滯及靜脈管壁薄弱等原因導致,病情較輕時,就可以通過穿彈力襪或者綁彈力繃帶等方法促進靜脈回流,有助於病情恢復。

日常護理與生活習慣調整

這些簡單的日常動作,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讓靜脈更健康:

  • 每天快走10分鐘、轉動腳踝、做小腿伸展,讓肌肉幫助「推送」血液回流。
  • 抬腿休息:每天睡前或躺著時,把雙腿墊高 10-15分鐘,減少靜脈壓力,幫助血液順利回流到心臟。
每天睡前或躺著時,把雙腿墊高 10-15分鐘,減少靜脈壓力,幫助血液順利回流到心臟。(示意圖/Pexels)
  • 多喝水、減少高鹽飲食:避免身體過度滯留水分,減少腿部腫脹機率。
  • 維持健康體重:減輕腿部靜脈的負擔,讓血液循環更順暢,減緩靜脈功能退化!。

陳潔雯強調,靜脈型淋巴水腫是一種無法治癒的慢性狀況,大多數的患者並不嚴重且不需治療,而保健與預防是最重要的。但若靜脈曲張太嚴重時則容易產生反覆潰瘍、感染和出血的現象,誤信偏方與用錯治療方法反而會加重靜脈曲張的症狀。所以最好的方式還是請教專科醫師給予適當的建議。越早期介入治療淋巴水腫的治療,其控制狀況越好。(常春月刊)

文章授權轉載自《常春月刊一到下午腿浮腫怎麼辦? 醫授「3招」改善靜脈循環:多喝水也有用

【延伸閱讀】

尖石鄉竹58線5K+600路基崩塌「路寬剩2米」 即刻封路

中天新聞網

在自家院子「光屁屁」遭Google拍…阿根廷警怒告獲賠

中天新聞網

大罷免大失敗找戰犯?王浩宇嘆:立委最消極「就那個王鴻薇好朋友」

中天新聞網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雞蛋放進微波爐會爆炸?這八大類食物切勿圖方便!

VOCO News

氣色差不一定是老化!醫:「吃這些」有效補鐵 恢復紅潤氣色

台灣健康醫療網

清宿便就能排毒?一定要每天排便才健康?腸胃醫揭3大迷思

am730

停經7年出血以為回春 竟是子宮內膜癌上身

台灣健康醫療網

帶狀疱疹發病率攀升!醫:神經痛後遺症恐持續數年

中天新聞網

夏天要吃瓜! 營養師推「冬瓜、絲瓜」能補水、消暑解熱

中天新聞網

不只雞蛋!微波爐加熱「小紅蘿蔔、加工肉品」恐引發爆炸

中天新聞網

工研院與4大醫療體系 打造MedBobi 2.0智慧決策系統

NOW健康(TW)

出現黃疸是肝病上身? 醫:皮膚還沒黃「這裡」就看出跡象

台灣健康醫療網

看中醫拿中藥想針灸需自費? 健保署澄清不當收費可罰

NOW健康(TW)

66歲男眼白泛黃、茶色尿,電腦斷層一照「肝已佈滿腫瘤」…黃疸是肝膽癌症前兆,5警訊要注意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脂肪肝年輕化!13歲童日滑手機10小時 驚見中度脂肪肝

中天新聞網

長期夜間磨牙恐致臉歪牙甩 醫生教吃4大食物降磨牙風險

am730

滷味火鍋成「傷心」元凶!補充Omega-3是關鍵

中天新聞網

三高要命!33歲女罹高血壓不治療…尿量變少險洗腎

中天新聞網

小擦傷想自己消毒殺菌 優碘、碘酒卻分不清?用錯可能延緩傷口復原!

am730

外食、久坐成隱憂!56歲男突發大腸憩室炎 醫籲注意5大警訊

台灣健康醫療網

健保擴大給付3癌症標靶用藥! 精準治療有助抗癌延命

NOW健康(TW)

不只咖啡!醫列「胃食道逆流」地雷飲食 番茄、炸雞都得少吃

中天新聞網

喝茶助控血糖!澳洲研究:普洱茶降糖尿病風險28%

中天新聞網

肌力不平衡 致頑固肩頸痛?

am730

遇校園權勢霸凌而不自知?心理師授4點判斷 身邊親友可以「這樣做」

台灣健康醫療網

突破晚期攝護腺癌治療瓶頸! PSMA抗原檢測診療合一

NOW健康(TW)

8月起「B、C肝免費篩檢」年齡下修!39歲以上可受檢

中天新聞網

腹瀉、蛋白尿、心律不整,全身器官都受害!輕鏈型類澱粉沉積症診斷治療重點,血液專科醫解說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早產兒染RSV易重症、插管!健保擴大「單株抗體」給付

中天新聞網

【桃膠食譜】「平民燕窩」桃膠是御用養顏補品? 6款簡單桃膠糖水清熱美顏一次上手!

MamiDaily

控糖非越低越好!7旬嬤按時服藥竟低血糖,醫:這指數低於6.5%更有害,控糖不是數字,而是生活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準備、彈性、樂觀」增強照顧韌力 家照據點陪你完成這場耐力賽

台灣健康醫療網

銀髮族易骨質疏鬆患肌少症?營養師揭5大營養易忽略

am730

高血壓藥要吃一輩子嗎? 醫授6種有效生活型態改變法

台灣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