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清宿便就能排毒?一定要每天排便才健康?腸胃醫揭3大迷思

am730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12小時前
一個人每天攝取的食物約24至48小時會完成消化吸收與排出,腸道裡的糞便本來就會有一部分「正在等待被排出」,屬於正常生理現象。

網路上經常可以看到「體內有十幾公斤宿便,只要清光就能排毒」的說法,更有人為了「排宿便」吃下不少保健食品,期待能夠減肥或保養肌膚。對此,腸胃科鄭泓志醫生表示,其實醫學上沒有「宿便」這個名詞,並破解了三大常見迷思,呼籲民眾要建立良好生活習慣,才有機會真正變美、變瘦。

迷思一:體內毒素要靠清宿便排出

不少人相信體內會累積許多毒素,要排毒就要清宿便。鄭泓志醫生指出,人體本身就有完整的解毒與代謝系統,排毒工作由肝臟、腎臟、肺臟與皮膚共同完成的。只要肝腎功能正常,身體每天都會自然代謝廢物,不需要額外清腸。他解釋,一個人每天攝取的食物需要大約24至48小時完成消化、吸收與排出,腸道裡的糞便本來就會有一部分「正在等待被排出」,屬於正常生理現象。

清腸或排便可以讓體重短暫減輕,但對體脂肪其實沒有實質影響。

迷思二:宿便導致肥胖與皮膚問題

宿便會讓人變胖、皮膚變差也是常見迷思之一。鄭泓志醫生表示,腸道功能失衡才是根本問題,排便不順、腹脹、膚況不佳或小腹凸出的狀況,多數是腸道蠕動變慢、膳食纖維與水分攝取不足、腹部脂肪堆積或姿勢不良導致,並不是因為「體內堆積了多年未排出的宿便」。而減重的本質是熱量攝取與消耗的平衡,也就是「吃進去的能量要小於身體消耗的能量」,仰賴熱量控制與運動。因為水分與糞便的排出,清腸或排便可以讓體重短暫減輕,但對體脂肪其實沒有實質影響。

便秘9大原因,兒童及懷孕孕婦注意(am730製圖)
便秘9大原因,兒童及懷孕孕婦注意(am730製圖)
便秘9大原因,兒童及懷孕孕婦注意(am730製圖)
便秘9大原因,兒童及懷孕孕婦注意(am730製圖)

迷思三:沒有每天排便就是有宿便

別再因沒有每天排便就感到焦慮!鄭泓志醫生表示,要評估腸道健康,醫學上會看「排便是否規律、有無不適症狀」,而不是單純只看排便次數多寡。每個人排便頻率不同,有人一天一次,有人兩三天一次,只要排便時間規律,大便質地正常、不需費力、不脹氣,都是健康的範圍。

腸道就像肌肉,需要活動才有蠕動力,應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

養成好習慣才能健康排毒 長期排便不順應及早就醫

鄭泓志醫生也提供了5個可以讓人健康排毒、消小腹的生活習慣:

  • 建議每天攝取2個拳頭的蔬菜量,少吃加工與精緻糖,以降低腸道負擔。
  • 每天喝1,500至2,000cc以上的水,切記要分段喝水,不要等口渴才補。
  • 腸道就像肌肉,需要活動才有蠕動力,應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
  • 睡眠不足與長期壓力會影響荷爾蒙與腸胃蠕動,建議維持每天7小時以上睡眠。
  • 適量補充益生菌幫助維持腸道菌相平衡,建議選擇明確標示菌種的產品。

對於長期排便不順的人士,鄭泓志醫生提醒,切勿過度依賴酵素或瀉藥,避免反倒造成腸道功能變差,也可能忽略已經存在的腸胃疾病,建議儘早尋求專業醫生協助。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

原文刊登於 AM730

睇完新聞,記得追蹤am730以下平台,接收最新、最啱你嘅消息!
Facebook:am730 (https://www.facebook.com/am730hk)
Instagram:am730hk (https://www.instagram.com/am730hk/)
YouTube:am730 (https://www.youtube.com/c/am730video)

查看原始文章

陝西男便秘肚脹如懷孕求醫 10分鐘內排出20公斤宿便

am730

有排便≠冇宿便? 營養師揭6大症狀有宿便 教4招清腸道

am730

清宿便|中醫妙招讓你告別輕瀉劑

am730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雞蛋放進微波爐會爆炸?這八大類食物切勿圖方便!

VOCO News

氣色差不一定是老化!醫:「吃這些」有效補鐵 恢復紅潤氣色

台灣健康醫療網

停經7年出血以為回春 竟是子宮內膜癌上身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一到下午腿就浮腫?3招改善靜脈循環 多喝水也有用

中天新聞網

帶狀疱疹發病率攀升!醫:神經痛後遺症恐持續數年

中天新聞網

夏天要吃瓜! 營養師推「冬瓜、絲瓜」能補水、消暑解熱

中天新聞網

不只雞蛋!微波爐加熱「小紅蘿蔔、加工肉品」恐引發爆炸

中天新聞網

工研院與4大醫療體系 打造MedBobi 2.0智慧決策系統

NOW健康(TW)

出現黃疸是肝病上身? 醫:皮膚還沒黃「這裡」就看出跡象

台灣健康醫療網

看中醫拿中藥想針灸需自費? 健保署澄清不當收費可罰

NOW健康(TW)

66歲男眼白泛黃、茶色尿,電腦斷層一照「肝已佈滿腫瘤」…黃疸是肝膽癌症前兆,5警訊要注意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脂肪肝年輕化!13歲童日滑手機10小時 驚見中度脂肪肝

中天新聞網

長期夜間磨牙恐致臉歪牙甩 醫生教吃4大食物降磨牙風險

am730

滷味火鍋成「傷心」元凶!補充Omega-3是關鍵

中天新聞網

三高要命!33歲女罹高血壓不治療…尿量變少險洗腎

中天新聞網

小擦傷想自己消毒殺菌 優碘、碘酒卻分不清?用錯可能延緩傷口復原!

am730

外食、久坐成隱憂!56歲男突發大腸憩室炎 醫籲注意5大警訊

台灣健康醫療網

健保擴大給付3癌症標靶用藥! 精準治療有助抗癌延命

NOW健康(TW)

不只咖啡!醫列「胃食道逆流」地雷飲食 番茄、炸雞都得少吃

中天新聞網

喝茶助控血糖!澳洲研究:普洱茶降糖尿病風險28%

中天新聞網

肌力不平衡 致頑固肩頸痛?

am730

遇校園權勢霸凌而不自知?心理師授4點判斷 身邊親友可以「這樣做」

台灣健康醫療網

突破晚期攝護腺癌治療瓶頸! PSMA抗原檢測診療合一

NOW健康(TW)

8月起「B、C肝免費篩檢」年齡下修!39歲以上可受檢

中天新聞網

腹瀉、蛋白尿、心律不整,全身器官都受害!輕鏈型類澱粉沉積症診斷治療重點,血液專科醫解說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早產兒染RSV易重症、插管!健保擴大「單株抗體」給付

中天新聞網

【桃膠食譜】「平民燕窩」桃膠是御用養顏補品? 6款簡單桃膠糖水清熱美顏一次上手!

MamiDaily

控糖非越低越好!7旬嬤按時服藥竟低血糖,醫:這指數低於6.5%更有害,控糖不是數字,而是生活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準備、彈性、樂觀」增強照顧韌力 家照據點陪你完成這場耐力賽

台灣健康醫療網

銀髮族易骨質疏鬆患肌少症?營養師揭5大營養易忽略

am730

高血壓藥要吃一輩子嗎? 醫授6種有效生活型態改變法

台灣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