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不只咖啡!醫列「胃食道逆流」地雷飲食 番茄、炸雞都得少吃

中天新聞網

更新於 12小時前 • 發布於 12小時前

胃食道逆流越來越常見,許多上班族因工作繁忙、沒時間而經常外食,結果胃食道逆流反復發作。秀傳醫療體系中部院區黃士維院長指出,目前沒有任何藥物可以讓患者完全不控制飲食就能根治胃食道逆流,除了咖啡因之外,酸性食物、柑橘類水果、高脂肪和辛辣食物也是最需要避免的地雷飲食。

黃士維院長指出,除了咖啡因之外,酸性食物、柑橘類水果、高脂肪和辛辣食物也是胃食道逆流患者最需要避免的地雷飲食。(示意圖/Pixabay)

不喝咖啡就沒精神?醫建議「至少要減量」 2時機不碰

許多人早上起床不喝咖啡、茶就提不起勁,但對胃食道逆流患者來說,可能是一整天都不舒服的主要原因!黃士維院長表示,咖啡因會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胃內壓力,還會放鬆下食道括約肌,使胃酸更容易發生逆流。無論是咖啡、茶、能量飲料或可樂,只要含有咖啡因都應盡量少喝。如果真的無法完全戒掉含咖啡因飲品,黃院長也建議至少要減量,並避免空腹或睡前飲用,推薦可以用菊花茶、蘋果茶等無咖啡因飲品作為替代。

愛吃酸也要當心 症狀嚴重「這些食物」最好別吃

胃食道逆流患者吃酸性食物與柑橘類水果也要注意,包括柑橘類水果(如檸檬、柳橙、葡萄柚)、番茄及番茄製品(如番茄醬、義大利麵醬)、醋和醋製品,以及過度發酵的食物等。

柑橘類水果本身酸度高,會直接刺激發炎的食道黏膜,某些酸性食物還會促進胃酸分泌。(示意圖/Pexels)

黃士維院長解釋,這些食物本身酸度高,會直接刺激發炎的食道黏膜,某些酸性食物還會促進胃酸分泌。很多患者反映,吃了這類食物後症狀容易立即加劇。黃院長建議,如果患者症狀嚴重,最好完全別吃;如果症狀較輕微,可以少量食用,不過一旦出現不適症狀就應馬上停止。

高脂食物延緩胃排空時間 恐加劇夜間症狀

油炸食物(炸雞、薯條、各種炸物)、高脂肉類(五花肉、帶皮雞肉)、奶油、乳酪等高脂乳製品,以及巧克力(尤其是高脂、高糖的黑巧克力)等食物都是胃食道逆流的大敵。黃士維院長觀察到,許多患者在大吃油膩食物後,夜間逆流症狀特別嚴重。他解釋,脂肪會延緩胃排空時間,讓食物在胃中停留更久,增加胃內壓力,同時降低下食道括約肌的張力,讓胃酸更容易逆流。

辛辣食物會刺激胃酸分泌,同時也會直接刺激食道黏膜,對已經發炎的黏膜來說是雪上加霜。(示意圖/pixabay)

辛辣食物刺激食道黏膜 讓症狀雪上加霜

黃士維院長也表示,辛辣食物會刺激胃酸分泌,同時也會直接刺激食道黏膜,對已經發炎的黏膜來說是雪上加霜。研究指出,長期食用辛辣食物可能降低下食道括約肌的功能,使胃食道逆流更容易發生。黃院長也列出辛辣食物包括辣椒及辣椒醬、胡椒、花椒等辛辣調味料、芥末以及大蒜、洋蔥(尤其是生食)。

美食誘惑多好難戒 醫推1原則有節制放鬆!

黃士維院長表示,現代生活飲食誘惑多,完全戒掉這些食物確實不容易,建議患者可以採取比較容易長久堅持的「80/20原則」,也就是80%的時間嚴格遵守飲食控制,20%的時間有節制的放鬆。他也強調,藥物只能暫時緩解症狀,飲食控制才是治療胃食道逆流的基石,找出適合自己的飲食模式,持之以恆地執行,才能真正控制好病情。(健康醫療網)

文章授權轉載自《健康醫療網不只咖啡!醫列「胃食道逆流」4大地雷飲食 番茄、炸雞都得少吃

【延伸閱讀】

罷免日前一天!八炯PO文:愛妻流產了「男胎真的無緣」

中天新聞網

傅崐萁、徐榛蔚露面投票 相信人民有智慧、盼踴躍投票

中天新聞網

跨海找老婆!新加坡馬來虎「Arhaa」來台配對 檢疫後就見面

中天新聞網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雞蛋放進微波爐會爆炸?這八大類食物切勿圖方便!

VOCO News

氣色差不一定是老化!醫:「吃這些」有效補鐵 恢復紅潤氣色

台灣健康醫療網

清宿便就能排毒?一定要每天排便才健康?腸胃醫揭3大迷思

am730

停經7年出血以為回春 竟是子宮內膜癌上身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一到下午腿就浮腫?3招改善靜脈循環 多喝水也有用

中天新聞網

帶狀疱疹發病率攀升!醫:神經痛後遺症恐持續數年

中天新聞網

夏天要吃瓜! 營養師推「冬瓜、絲瓜」能補水、消暑解熱

中天新聞網

不只雞蛋!微波爐加熱「小紅蘿蔔、加工肉品」恐引發爆炸

中天新聞網

工研院與4大醫療體系 打造MedBobi 2.0智慧決策系統

NOW健康(TW)

出現黃疸是肝病上身? 醫:皮膚還沒黃「這裡」就看出跡象

台灣健康醫療網

看中醫拿中藥想針灸需自費? 健保署澄清不當收費可罰

NOW健康(TW)

66歲男眼白泛黃、茶色尿,電腦斷層一照「肝已佈滿腫瘤」…黃疸是肝膽癌症前兆,5警訊要注意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脂肪肝年輕化!13歲童日滑手機10小時 驚見中度脂肪肝

中天新聞網

長期夜間磨牙恐致臉歪牙甩 醫生教吃4大食物降磨牙風險

am730

滷味火鍋成「傷心」元凶!補充Omega-3是關鍵

中天新聞網

三高要命!33歲女罹高血壓不治療…尿量變少險洗腎

中天新聞網

小擦傷想自己消毒殺菌 優碘、碘酒卻分不清?用錯可能延緩傷口復原!

am730

外食、久坐成隱憂!56歲男突發大腸憩室炎 醫籲注意5大警訊

台灣健康醫療網

健保擴大給付3癌症標靶用藥! 精準治療有助抗癌延命

NOW健康(TW)

喝茶助控血糖!澳洲研究:普洱茶降糖尿病風險28%

中天新聞網

肌力不平衡 致頑固肩頸痛?

am730

遇校園權勢霸凌而不自知?心理師授4點判斷 身邊親友可以「這樣做」

台灣健康醫療網

突破晚期攝護腺癌治療瓶頸! PSMA抗原檢測診療合一

NOW健康(TW)

8月起「B、C肝免費篩檢」年齡下修!39歲以上可受檢

中天新聞網

腹瀉、蛋白尿、心律不整,全身器官都受害!輕鏈型類澱粉沉積症診斷治療重點,血液專科醫解說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早產兒染RSV易重症、插管!健保擴大「單株抗體」給付

中天新聞網

【桃膠食譜】「平民燕窩」桃膠是御用養顏補品? 6款簡單桃膠糖水清熱美顏一次上手!

MamiDaily

控糖非越低越好!7旬嬤按時服藥竟低血糖,醫:這指數低於6.5%更有害,控糖不是數字,而是生活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準備、彈性、樂觀」增強照顧韌力 家照據點陪你完成這場耐力賽

台灣健康醫療網

銀髮族易骨質疏鬆患肌少症?營養師揭5大營養易忽略

am730

高血壓藥要吃一輩子嗎? 醫授6種有效生活型態改變法

台灣健康醫療網

韭菜是天然壯陽菜?醫生解釋營養功效與潛在風險

am730

中醫「眼針療法」搭配西醫 解決40歲男「複視」困擾!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夏日腸胃炎好發!生食是高風險來源 室溫2小時恐生病菌

中天新聞網

年輕人注意!肥胖加速衰老1.5倍 失智風險大增

中天新聞網

8週見效!6種食物助DNA年齡倒退 薑黃、莓果都上榜

中天新聞網

早期失智症狀易與老化混淆! 亞東推動雙軌新照護模式

NOW健康(TW)

早產兒染RSV易重症、插管!健保擴增單株抗體給付 「未滿36週」皆受惠

台灣健康醫療網

背痛不一定是肌肉拉傷? 恐是高血糖引發血糖性神經痛

NOW健康(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