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腸胃炎好發!生食是高風險來源 室溫2小時恐生病菌
台灣夏季氣溫飆升,醫師提醒民眾當心腸胃道疾病風險升高。國泰綜合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柏諺指出,高溫高濕環境不僅加速食物腐敗,更增加腸胃感染、食物中毒及消化系統疾病風險。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每年夏季食物中毒通報事件中,超過三成與生食類食品有關。陳柏諺醫師表示,台灣夏季平均溫度常超過30°C,是細菌與黴菌生長的最佳環境,包括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弧菌等致病菌,在30-40°C時生長迅速。
對於民眾常見的飲食習慣,陳柏諺醫師特別提醒,生魚片與海鮮可能被腸炎弧菌、李斯特菌或肝炎病毒污染,沙拉蔬菜若清洗不充分,可能殘留農藥或梨形鞭毛蟲卵,生雞蛋則有沙門氏菌感染風險。
針對夏季常見的冰品與冷飲,陳柏諺醫師解釋,這些食品會使胃部血管收縮、胃液分泌減少,影響消化功能。部分民眾飲用後可能出現胃痛、腹脹或腹瀉等症狀,特別是腸胃功能較弱者更需注意。
陳柏諺指出,夏季腸胃道疾病以細菌性腸胃炎與病毒性腸炎為主,症狀包括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發燒、頭痛及食慾不振與脫水。嚴重者需住院治療或補充點滴,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若腹瀉導致電解質失衡,可能引發更嚴重併發症。
為預防食物中毒,陳柏諺建議,剩菜剩飯應於兩小時內冷藏,食物回溫後需完全加熱至中心溫度70°C以上。同時提醒民眾應注重個人衛生,飲食前後確實洗手,切菜板與刀具需分開處理生熟食,並定期消毒廚房設備與儲存容器。
最新內容
出現黃疸是肝病上身? 醫:皮膚還沒黃「這裡」就看出跡象
台灣健康醫療網
66歲男眼白泛黃、茶色尿,電腦斷層一照「肝已佈滿腫瘤」…黃疸是肝膽癌症前兆,5警訊要注意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滷味火鍋成「傷心」元凶!補充Omega-3是關鍵
中天新聞網
三高要命!33歲女罹高血壓不治療…尿量變少險洗腎
中天新聞網
小擦傷想自己消毒殺菌 優碘、碘酒卻分不清?用錯可能延緩傷口復原!
am730
外食、久坐成隱憂!56歲男突發大腸憩室炎 醫籲注意5大警訊
台灣健康醫療網
健保擴大給付3癌症標靶用藥! 精準治療有助抗癌延命
NOW健康(TW)
不只咖啡!醫列「胃食道逆流」地雷飲食 番茄、炸雞都得少吃
中天新聞網
喝茶助控血糖!澳洲研究:普洱茶降糖尿病風險28%
中天新聞網
肌力不平衡 致頑固肩頸痛?
am730
遇校園權勢霸凌而不自知?心理師授4點判斷 身邊親友可以「這樣做」
台灣健康醫療網
突破晚期攝護腺癌治療瓶頸! PSMA抗原檢測診療合一
NOW健康(TW)
8月起「B、C肝免費篩檢」年齡下修!39歲以上可受檢
中天新聞網
腹瀉、蛋白尿、心律不整,全身器官都受害!輕鏈型類澱粉沉積症診斷治療重點,血液專科醫解說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早產兒染RSV易重症、插管!健保擴大「單株抗體」給付
中天新聞網
【桃膠食譜】「平民燕窩」桃膠是御用養顏補品? 6款簡單桃膠糖水清熱美顏一次上手!
MamiDaily
控糖非越低越好!7旬嬤按時服藥竟低血糖,醫:這指數低於6.5%更有害,控糖不是數字,而是生活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準備、彈性、樂觀」增強照顧韌力 家照據點陪你完成這場耐力賽
台灣健康醫療網
銀髮族易骨質疏鬆患肌少症?營養師揭5大營養易忽略
am730
高血壓藥要吃一輩子嗎? 醫授6種有效生活型態改變法
台灣健康醫療網
韭菜是天然壯陽菜?醫生解釋營養功效與潛在風險
am730
中醫「眼針療法」搭配西醫 解決40歲男「複視」困擾!
台灣健康醫療網
年輕人注意!肥胖加速衰老1.5倍 失智風險大增
中天新聞網
8週見效!6種食物助DNA年齡倒退 薑黃、莓果都上榜
中天新聞網
早期失智症狀易與老化混淆! 亞東推動雙軌新照護模式
NOW健康(TW)
早產兒染RSV易重症、插管!健保擴增單株抗體給付 「未滿36週」皆受惠
台灣健康醫療網
背痛不一定是肌肉拉傷? 恐是高血糖引發血糖性神經痛
NOW健康(TW)
吞嚥困難、胃食道逆流治不好!他靠「食道壓力檢查」揪罕病
中天新聞網
55至64歲原住民福音 今年8月起能完整接種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
台灣健康醫療網
心跳加速、呼吸困難「感覺快死了」…13種症狀判斷自己是否有「恐慌症」,醫師教你這樣自救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上消化道檢查的新選擇,輕鬆了解膠囊內視鏡的檢查流程與特色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高溫吹頭或自然風乾極傷髮 醫生教3招安全用風筒
am730
蛀牙拖成蜂窩性組織炎!醫:每年季節交替患者增2-3成
中天新聞網
別上大麻的當! 成癮使多巴胺過度活化恐致精神分裂症
NOW健康(TW)
2025「B群推薦」專家評比最熱門的10款!B群挑選指南知識一次看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少吃多動卻瘦不下來?減重醫:別怕吃碳水、運動要適度
中天新聞網
「氣泡水好處」多,夏季消暑助減肥?但3種人不適合喝氣泡水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翁PSA異常聽信好友「只是發炎」 睪丸「緊緊的」確診晚期攝護腺癌
台灣健康醫療網
耳朵竟然都有關節炎!咀嚼大笑都會痛 小心「顳顎關節炎」4警號
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