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AI追新聞成趨勢 ChatGPT人氣高
今天(17日)公布的一份媒體報導發現,人們越來越轉向使用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慧的聊天機器人(chatbots)來追蹤每天發生的新聞。
路透新聞學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所長穆克吉(Mitali Mukherjee)在年度調查報告中指出,「首度」發現有很多人使用ChatGPT來取得頭條新聞和最新消息。
路透新聞學研究所隸屬於英國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他們的年度報告被視為關注媒體變革者不可錯過的報告。
根據這個機構由「輿觀」(YouGov)在48國針對9萬7千人進行的民調指出,只有7%受訪者使用人工智慧(AI)找新聞。
但在年輕人中的比例較高,35歲以下者是12%、25歲以下者比例則是15%。
至於最知名的聊天機器─OpenAI的ChatGPT,是最被廣泛使用的一種,其次則是谷歌(Google)的Gemini和Meta的Llama。
受訪者對聊天機器人提供的具相關性、與個人化新聞表示讚賞。
還有很多人使用AI來總結(27%)、翻譯(24%)或推薦(21%)文章,而且有將近五分之一會詢問時事問題。
不信任仍然存在,受訪者大體上認為,AI有可能讓新聞變得比較不透明、比較不正確而且比較不值得信任。
目前強大的AI「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s),與其說是進行了程式編寫,不如說是在網路與包括文字或影音報導等新聞媒體等其他資源下,在所獲得的大量數據下進行了「訓練」。
一旦經由訓練,它們將可生成內容和影像來回應用戶的自然語言(natural-language)詢問。
但它們也會出現包括「幻覺」(hallucinations)在內的問題,這個字眼用來形容AI會虛構出符合訓練數據的模式、但並非真實存在的資訊。
部份新聞組織在一個長期受擠壓的市場中,查覺到有利可圖的機會,已和AI模型研發者達成分享內容的協議。
例如法新社就同意讓法國新創公司Mistral旗下的同名AI模型,存取可回溯數十年之久的資料庫。
至於其他媒體則針對AI製造商被控非法使用其內容展開版權訴訟,例如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控告ChatGPT的研發商OpenAI。
撇開AI不談,路透新聞學研究所在報告中指出,電視、廣播、報紙和新聞網站等傳統媒體,正逐漸在社群媒體網絡和影音分享平台面前失去優勢。
在18至24歲的受訪者中有將近半數表示,TikTok等社群媒體是他們的新聞主要來源,特別是在印度、巴西、印尼和泰國等新興國家。
這種對新聞消費習慣的轉變,已衝擊到新聞媒體的盈虧。
今天發布的這項報告指出,這也讓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或阿根廷總統米雷伊(Javier Milei)等政治人物取得優勢,使他們得以不必經由過去傳統的媒體把關者,直接觸及選民。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