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川普關稅談判 連賢明:要賺我的錢就要做我的人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31日電)美國關稅稅率將翻牌,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今天表示,美國應會要求台灣開放所有市場、加大投資,且從美國對韓國案例可見,過去不談意識形態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你要賺我的錢,就要做我的人」。
關稅大限將至,今早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美韓達成貿易協議,對韓關稅降至15%的消息,台灣主要貿易競爭對手國日本、韓國的稅率均降至15%,台灣最終稅率是否具有競爭性仍未揭曉,市場屏息以待。
台灣證券交易所今天舉辦「壯大台灣資本市場高峰會」 ,連賢明表示,以川普政府與日本、歐洲、韓國關稅結果來看,美國應也會要求台灣開放所有市場、加大投資,當中衝擊最大的包含汽車、農業、保健食品、金屬釦件等產業,相信政府也在思考如何減緩就業影響。
連賢明推測,台灣對等關稅應會落在15到20%區間,卡關之處可能在農業,而非汽車關稅。他分析,汽車關稅和貨物稅最大問題是稅損,雖然金額不小,但有解決空間,反觀農業牽涉食安,很容易被解釋為在美國壓迫下放棄民眾健康。
連賢明認為,既然要投資美國,如何結合產業優勢推動服務業升級轉型是重點。他指出,台灣過去較不重視服務業,包含金融、法務等,原因是沒在經營品牌,未來投資美國之餘,能否連帶將較弱的服務業拉起來,是值得思考方向。
另外,他指出,未來公司一定要有地緣政治人才,以了解國際趨勢,並被要求「供應鏈分開」,到哪投資都會被判斷是傾美或傾中供應鏈,過去「不談意識形態」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你要賺我的錢,就要做我的人」,以南韓為例,川普政府已說得很清楚,不會接受「安全靠美國、經濟靠中國」的態度。
針對美國要求新台幣暴力升值說法,連賢明指出,匯率非川普關心議題,但美元快速貶值對川普政府沒太大好處,因可能推升CPI。進一步來看,拜登任期4年經濟數據不錯,最大問題是CPI升幅可觀,美國中下階層明顯感受生活壓力,可以想見,川普政府一定會想辦法控制CPI。
此外,連賢明估計,美國聯準會9月才會開始考慮降息,後續勢必對台幣匯率造成另一壓力。對台灣央行來說,貨幣政策包含匯率、利率、信用管制,而台灣利率已在相對低檔,研判央行後續會用信用管制幫助傳產。
貿協董事長黃志芳指出,日韓關稅率陸續揭曉,川普就像羅馬競技場裡的羅馬皇帝,「我們就像格鬥士,真的是打成一團」,表現不好就繼續談、繼續讓步,對每一國家、企業都是極限考驗。在此動盪環境下,仍要回歸企業核心競爭力問題,應保持技術獨特優勢、高毛利,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黃志芳表示,總統賴清德已宣布成立國家主權基金,在此動盪環境下,中小企業更需國家力量予以協助,例如扣件業者1年創造千億產值,若能用主權基金買下國際通路商,就可掌握上游訂單來源、分配給下游,扭轉長期被殺價命運。(編輯:潘羿菁)1140731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