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第二季急升 聯電第二季匯損恐超過200億? 台達電、光寶科也受創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2303)公佈第二季財報,單季營收587.6億元、稅前淨利101億元,單季每股盈餘0.71元,累計上半年每股盈餘1.34元,較去年上半年1.95元衰退,主要的原因和新台幣升值脫不關係,因為帳上第二季單季「其他綜合損益」高達-270億元台幣,保守估計匯損超過230億不為過。聯電31日收盤下跌1.2%,收在41.05元,最後一盤累計3881張賣單。
新台幣第二季大升值,從4月7日33.08兌1美元大升值到6月30日的28.9兌1美元,許多出口導向的上市櫃公司獲利馬上遭到侵蝕,尤其收到客戶付的美元貨款,要馬上變現成台幣,否則放到隔天就台幣升值,馬上獲利虧損。
聯電匯損可能超過200億,台達電、光寶科也都有匯損
以成衣大廠聚陽 (1477)為例,官方表示,第2季新台幣兌美元強升超過1成,聚陽銷售多數以美元計價,營收認列直接受匯損衝擊,聚陽第2季營收76.89億元,年減10.6%,創下近2年新低,而且聚陽第2季也認列匯損1億多元。聚陽第2季毛利率22.03%,較去年同期減少3.12個百分點。
電子今年的情況比較特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增加對等關稅,要在第三季前實施,使得海外客戶買上下訂單,搶在關稅實施前出貨,台積電、鴻海、廣達等營收都創下歷史新高,但另一方面,新台幣大升值超過1成,各大電子廠財務長收到美元貨款都急著拋售,「手上美元抱越久就虧越多」。
除了聚陽 (1477),汽車零組件東陽(1319)上半年自結稅前盈餘24.3 億元,年減13.7%,累主要是因第二季匯損高達6.5 億元。智原、聯詠都有匯損問題,但官方沒有正式公告匯損數字。
新台幣第二季大升值,衝擊各家獲利與營收
然而,台上市櫃公司財報上「其他綜合損益」項目和「國外營運機構財務報表換算之兌換差額」通常互相呼應,例如新台幣匯率在2024年第四季和今年第一季都是貶值,以今年第一季為例,台積電(2330)就認列這個科目獲利319億元、其「國外營運機構財務報表換算之兌換差額」數字是302.2億。
這個科目雖然沒辦法直接代表匯損,卻可以反應匯率衝擊。
以成衣大廠聚陽為例,第二季「國外營運機構財務報表換算之兌換差額」是虧損6億多,官方對外稱匯損認列1億元,這1億大概就是指像期貨一樣認賠殺出,不等著匯率反彈的部分,不像金融資產評價等著沖回。
收到美元貨款,越晚兌換成台幣虧越大
從聯電的第二季財報上的「國外營運機構財務報表換算之兌換差額」科目來看,負262億元,「其他綜合損益」為負270.7億元,是財報自2012年以來有揭露這個科目中最大虧損金額,累計上半年「國外營運機構財務報表換算之兌換差額」為負215.4億元。
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已公布的各家上市櫃公司財報排列,累計至第二季(即上半年)「其他綜合損益(淨額)」數字虧損最大是台達電的277.1億元,這裡面可能涵蓋匯損與其他損失,聯電是負225億元、光寶科虧86.2億、欣興虧46.3億元、統一超虧36億元,都是排名前幾大,反映台幣升級衝擊程度。
聯電官方在第二季財報發布後表示匯率損失影響毛利率3個百分點,第二季營收587億元,3個百分點約17億元,這算是官方的匯率損失參考版本。
至於新台幣這兩天回貶接近30、各家財務長是否又回沖出利益出來,以及美國政府宣布對等關稅之後,即將來的232條款,各家上市櫃公司老闆要先對付關稅、找出轉嫁之道,還是先對付匯率的策略如何,都將決定第三季財報的結果,就讓各投資人拭目以待了。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