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國界醫生 巴勒斯坦社區長期不安與恐懼
根據國際人道組織無國界醫生(Medecins Sans Frontieres, MSF)的數據,過去一年來,約旦河西岸希伯倫地區心理健康門診的病患人數明顯上升。該組織表示,絕大多數新病患皆因遭遇暴力事件而尋求心理支持。單在2025年6月,此類病患占比高達94%。根據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OCHA)的統計,同期當地共計有14人不幸身亡、355人受傷。
無國界醫生指出,持續的緊張局勢對當地居民,尤其是馬薩費爾亞塔(Masafer Yatta)地區的社區,造成深遠影響。該組織在希伯倫地區設有流動診所,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諮詢與基本醫療服務。然而,近期局勢的不穩定,包括檢查站限制、交通封鎖,以及整體區域的安全風險升高,皆對醫療服務的提供帶來挑戰。
「我們觀察到,許多社區在面臨居住空間遭破壞、移動受限、以及長期生活不確定性下,居民的心理壓力明顯升高。」無國界醫生在當地的人道事務經理弗雷德里克・梵・東根(Frederieke Van Dongen)表示。「我們特別擔憂的是孩童與婦女的心理健康,他們經常處於不安與恐懼之中。」
在馬薩費爾亞塔的金巴(Jinba)社區,一名母親在無國界醫生的診所接受心理諮詢。居民表示,當地近期經歷數次攻擊事件,部分居民遭受身體與心理創傷。一名18歲年輕人回憶道:「我和家人曾遭到毆打,救護車被延誤,讓人感到無助。」他表示,儘管困境重重,仍希望未來能實現和平。
孩童的身心發展亦受到影響。根據醫療團隊觀察,部分兒童出現失眠、焦慮、專注力不足等壓力反應,學習與社交皆受波及。梵・東根指出:「我們的心理健康團隊持續與當地居民合作,希望透過穩定的支持系統,幫助他們面對生活中的不確定性與創傷經驗。」
聯合國數據顯示,自2024年初至2025年6月,約旦河西岸已有逾600人死亡,5,000多人受傷,超過35,000人因衝突流離失所。無國界醫生目前在希伯倫、奈卜勒斯(Nablus)、蓋勒吉利耶(Qalqilya)等地持續運作流動診所,協助受影響的孩童、婦女與長者,並提供因房屋拆除或失去棲身之所的居民基本醫療與心理支持。
「我們希望相關各方與國際社會能關注當地居民的處境與人道需求。」梵・東根呼籲道,「保護平民、維護基本人道原則,是所有衝突情境中應優先考量的事項。」
撰文、攝影/無國界醫生
生活話題:豪雨轟炸中南部
顯示全部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