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減重手術歪風!從「救命手術」變「美容手術」醫揭低BMI動刀風險

Heho健康

更新於 6小時前 • 發布於 4小時前 • 楊依嘉

近年來,坊間「減重手術標榜不復胖」的迷思持續發酵,部分診所甚至將減重手術包裝成快速、無風險的醫美選項,導致許多 BMI(身體質量指數)不到標準的民眾誤以為自己也能動刀瘦身。然而,減重手術原本是針對病態性肥胖及其相關共病(如糖尿病、高血壓)所設計的治療手段,若缺乏嚴謹的醫療判斷與術後照護,不僅無助於健康,甚至可能釀成致命風險。

為什麼減重手術要設BMI門檻?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體重管理中心主任王偉醫師指出,國際共識以BMI 35為主要門檻,因為統計顯示這些患者合併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甚至癌症的風險大幅上升。台灣健保規範更嚴格,僅對BMI 37.5以上或32.5合併高危險併發症的患者給付。

  • BMI ≥ 37.5,不論有無疾病都符合。
  • BMI ≥ 32.5,若合併糖尿病、高血壓、睡眠呼吸中止症等慢性病時,可進行手術。

若未達標準卻動刀,不僅違反醫療規範,更可能讓病人承受不必要的風險。

從「救命」到「醫美」:亂象怎麼出現?

三軍總醫院減重代謝暨消化系微創手術中心主任徐國峯醫師直言,有醫師將減重手術包裝成「醫美級減重」,鎖定BMI僅25以下、甚至更低的民眾。這種說法完全違反醫療常規與倫理。

減重手術本質是嚴謹的醫療行為,不存在什麼「醫美級」的說法,把它商業化就是錯誤。他強調,若要探索低於BMI 25的族群,必須透過嚴謹的臨床試驗,且不能收費。但現實卻是有人以高額自費(25~30萬)承接病人,完全脫離醫學規範。這種「商業化操作」才會釀成爭議事件。

為什麼小於BMI 27不能開?

徐國峯解釋,這不只是風險問題,而是不符合醫學指引

  • 手術風險:出血、滲漏、腸阻塞、營養不良,甚至死亡。
  • 副作用:縮胃手術常見胃食道逆流、噁心、脫水;長期還可能骨質疏鬆。
  • 效益有限:低BMI患者本來就不胖,手術後頂多減掉3–5公斤,卻要承受遠大於體重下降的風險。

「就像你沒有糖尿病,卻要每天打胰島素,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醫療。」

健康人動刀,反而製造疾病

王偉提醒,對BMI 24甚至正常體重的族群而言,手術帶來的並非「輕鬆變瘦」:

  • 效果有限:低BMI者能減的體重不多,手術效益也不顯著。
  • 終身追蹤:胃繞道患者需長期監測營養與維生素,否則可能出現骨質疏鬆、神經病變甚至死亡。
  • 生活困擾:常見術後副作用如胃酸逆流,對健康人而言反而是平白增加疾病。

「對一個病態肥胖患者來說,控制住糖尿病和高血壓,換來一天吃一顆胃藥生活品質變更好;但一個健康人卻被製造出胃酸逆流,就是把人變成病人。」

醫師的無奈:病人「情勒」也要開刀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代謝暨體重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劉耿豪醫師分享,近兩年確實有越來越多BMI不到25的病人上門詢問,有些甚至只有BMI 22,單純想回到「年輕時候的身材」。

「有些人會說:我知道你們大醫院比較安全,所以才來找你,如果你不幫我做,我就去找別人。」對此,他只能婉拒,並強調醫院有倫理委員會監督,不可能違反規範。他也提醒病人:手術並非零風險,台灣每年仍有約 萬分之五的死亡率

「雖然大部分手術是安全的,但不是零風險。對BMI 22、24的人來說,這根本沒有必要。」

誰該把關?

徐國峯指出,醫界早在2023年就提醒過「醫美化」的錯誤,但學會與主管機關多半僅以溫和聲明回應,缺乏強而有力的監管。直到新聞事件爆發,才引發社會關注。「BMI 低於25動刀,本就違反醫療常規,甚至涉及吊銷醫師執照的問題。」

三大安全機制

針對亂象,台灣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學會特別重申三大安全把關機制:

  • 減重外科專科醫師認證:確保執刀醫師具備完整專業訓練與臨床經驗。
  • 減重手術中心認證制度:要求醫院必須設有跨領域團隊,包括外科、營養、心理、麻醉等專業,共同維護病患安全。
  • 推動疾病認證制度:自 2023 年起,學會已正式建議醫策會建立「病態性肥胖及代謝手術治療」的制度化認證,讓手術回歸醫療本質,而非商業行銷。

減重手術的初衷,是「救命手術」,不是「美容手術」。當醫療被商業化包裝、當網路宣傳模糊了病人認知,亂象就此產生。專家們提醒,沒有達到適應症的人,不應該因為焦慮或衝動而接受手術,否則將可能從健康人變成病人。

文/楊依嘉、圖/巫俊郡

諮詢專家: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體重管理中心主任王偉醫師三軍總醫院減重代謝暨消化系微創手術中心主任徐國峯醫師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代謝暨體重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劉耿豪醫師

延伸閱讀:

新型胃鏡減重手術 緩解三高擁抱健康

台灣肥胖現象的現狀與挑戰-減重門診到減重手術 減重藥品到保健品 營養運動體重管理全攻略

>>追蹤實用健康新知!馬上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上腹痛「大便變1色」!4旬男急看診 醫見2cm腫瘤:罹癌了

TVBS
02

年輕工程師「1症狀」 醫查驚「肺部有異狀」:不寒而慄

三立新聞網
03

他大便顏色變「灰白色」竟長2公分腫瘤 醫一看嘆:轉移了

三立新聞網
04

愛愛前後必做的5件事 你做到多少?專家提醒女性這件事不能這樣做

健康2.0
05

瘦不下來是「它」害的!醫師教你5招調整 消除內臟脂肪、減重有效率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