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BMW、賓士都參與 「為德國製造」計畫啟動 目標成歐洲晶片製造中心
德國政府與企業界代表,於德國時間21日共同發布一項大規模投資倡議「為德國製造」,承諾到2028年前在德國投資6310億歐元,以提振經濟和增強競爭力,並支援至少3個半導體工廠的建置,包括台積電德國廠在內。
「這是德國數十年來規模最大的投資計劃之一。」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21日說。
平衡「美國製造」,德國政府倡議「為德國製造」
當美國總統川普在推行「美國製造」的同時,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的帶頭下,包括BMW、賓士、西門子、德意志銀行、安聯人壽、福斯汽車、空中巴士以及輝達在內的61家集團、企業,都參與「為德國製造」倡議,括此前已公布的投資項目和超過1000億歐元的新增投資。
「為德國製造」包括此前已公布的投資項目和超過1000億歐元的新增投資。根據計劃,這些投資將在未來三年內用於新建工廠、研發以及基礎設施建設,弭補德國近年遇到投資不足的困境。
未來打造3座半導體廠,德國要成為歐洲晶片製造中心
德國政府上周還公布「高科技發展議程」,根據《路透社》的報導,德國政府計劃在德國建造至少3家半導體工廠,最終要將德國打造成為歐洲領先的晶片生產中心。
此外,政府還計劃在2030年將人工智慧貢獻率達到德國GDP的10%。在這個計畫中,包括台積電和恩智浦、英飛凌合資的歐洲半導體製造公司將成為指標,並且暗示德國政府也有企圖朝更先進的製程發展,例如3奈米以下。
德國政府選定了人工智慧 (AI)、量子計算和氣候中性能源的三大產業投資,這些是重塑「德國製造」的關鍵要素。過去幾年,也分別投資在這三大項目中,有點分頭並進的味道,例如去年德國政府和IBM合作在德國打造歐洲首座量子資料中心。
西門子、BMW、賓士都參與,資本要回流德國製造
此外,今年5月,默茨政府宣佈設立一項5,000億歐元的單獨基金,用於基礎建設和氣候相關項目,這被廣泛視為重振德國低迷投資環境的潛在嘗試。
在周一的峰會上,德國總理梅爾茨表示,該倡議與數位轉型和技術創新的更廣泛目標一致。西門子執行長博樂仁(Roland Busch)稱其為「商界與政界之間的一種新型合作」。幸虧德國政府喊出這個計畫,因為今年3月,西門子礙於川普政府壓力,已經宣布在德州加碼投資2.8億美元,顯然現在全球不只是打晶片戰爭,也是拉攏各國際集團前往投資的「資本戰爭」。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