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星年度全球500強企業 中企上榜數連3年下滑
(中央社台北1日電)美國「財星雜誌」(Fortune)近日公布2025年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中國有124家企業上榜,是2021年以來上榜數量最少的一次,連續3年下滑。從上榜企業來看,中美企業利潤差達57%。
美國「財星雜誌」(Fortune)近日公布2025年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台灣有6家企業上榜;中國(含香港)則有124家企業上榜,數量連續3年下降,並且是2021年以來上榜數量最少的一次,與2020年的124家相同。
財經媒體「吳曉波頻道」今天發布文章指出,今年上榜的124家中國企業中,有49家企業名次上升,68家企業位次下降;其中,央企、國企依然是進入世界500強榜單的主力。
京東成為排名最前的中國民營企業,以1610.55億美元營收名列第44,比去年上升3名。拼多多繼去年首次上榜後,今年排名提升最多的中國公司,躍升176名居第266。此外,華為時隔兩年重返榜單前100,較去年上升20名。
文章指出,中國的世界500強企業,正面臨「人多勢眾但底氣不足」的窘境。
從營收數據來看,中國這124家企業營收總和約10.21兆美元,占500強企業總營收的25.7%;企業平均年營收823億美元。榜上138家美國企業在這三方面的數據,分別為14.6兆美元、35%和1058億美元。中國企業相較美國企業有一定差距。
從業績表現來看,這124家企業的平均利潤為42億美元,占500強企業總利潤的18.3%,這項數字同樣低於美國的97億美元和44.9%占比。中美企業利潤差達57%。
今年一共有10家中國車企及零部件企業入圍世界500強。其中,比亞迪躍升52位,首次進入前100名;奇瑞和小米排名躍升,其餘7家企業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文章指出,比排名更讓人擔心的,是中國汽車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偏低。
這10家企業2024年和2025年的營收基本持平,但總利潤為147億,比去年下跌30億美元,營業利益率僅有2.2%,低於其他上榜的中國企業的平均水平。
相較之下,全球共有35家汽車及零部件企業上榜,這些企業的平均營業利益率達到4.3%,幾乎是中國企業的兩倍。(編輯:張淑伶/陳鎧妤)1140801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