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5-3》藍白獨家經營「第三/反對勢力」雙重角色 王興煥:小黨要聯合突破禁錮
Newtalk新聞
針對明年地方選舉,民進黨以外小黨生存空間和困境為何?台灣基進黨主席王興煥接受新頭殼《NewTalk》專訪時表示,台灣仍有兩成選民是期待第三勢力,只不過現在都被民眾黨吃下,因此小黨間必須在明年大選積極合作,才能在地方議會選舉上有一席之地。不過,他也提到,目前小黨仍面臨不少困境需要解決,尤其包括小綠標籤以及人才招募等問題,都困擾著小黨發展。
王興煥表示,台灣約有2成的選民期待「第三勢力」,另有大約3成的選民期待「反對黨」可以制衡執政黨。其中,目前第三勢力部分被柯文哲和現任黨主席黃國昌所率領的民眾黨以民粹語言給攻佔下來,反對黨的部分則被國民黨搶下來。他說,國民黨之所以能夠擁有2至3成的支持度,並非國民黨做的很好,而是選民將反對黨期待投射在國民黨身上,並寄望能藉國民黨的制衡,來監督執政的民進黨。王興煥提醒,如果本土派小黨無法佔據這兩塊空間,反而會讓藍白二大勢力獨家經營,鞏固其「第三/反對勢力」雙重角色。
王興煥提到,在去年立委選舉中,本土派小黨全軍覆沒,他事後發現,其實基進黨、時代力量、綠黨和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等幾個小黨選票加起來是有突破 5% 門檻。因此,他們從去年4月起就思考是否可能透過合作,並集中資源突破 5% 政黨票門檻,他們成為民眾黨之外真正的第三勢力選項。
雖然不少本土小黨都有想合作的意願,不過王興煥也坦言,目前小黨合作仍存在幾個困境。他指出,由於小黨長期被視為「小綠」或「民進黨側翼」,使得小黨難以獲得期待「中立第三勢力」的選民信任。這也讓小黨必須在「嚴厲監督執政黨」與「反對藍白」之間找到平衡,並以足夠的實績說服選民,自己並非所謂綠營側翼。此外,由於先前因政治上競合,使得小黨之間常常互打,這會讓支持者質疑「原本吵架的政黨怎麼能成為夥伴?」導致說服與動員成效不彰。
王興煥續指,小黨在地方招募人才方面非常不容易,所以常常面臨找不到人出來選的窘境,再加上受限於資源不足的窘境,使得地方經營變得非常困難。除此之外,王興煥也說,雖然有不少支持第三勢力的政黨,不過他們希望將選票投給規模較大、能帶來「有效制衡」的民眾黨,而非票源較小、影響力有限的小黨 。
面對即將到來的2026地方選舉,王興煥認為,小黨之間應積極合作,他也為小黨合作畫下紅線,只要小黨間能夠堅持反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併吞、堅持台灣主權、以及社會公平正義三條紅線,那麼小黨就可以展開合作,其餘各黨可根據自己黨的特性,提出黨的主張,及各地候選人的地區性政見,並再透過「選區協調+民調初選」機制,避免同選區內的小黨相互廝殺,造成分票等情況發生。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