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保新政 網友舉台灣例主張砍體制內高福利
(中央社台北8日電)中國9/1起嚴格執行強制參加社會保險,一些中國網友以台灣為例,指前總統蔡英文時期完成年金改革,暗喻中國也應該要勇於對軍人與體制內人士較優渥的福利改革,而不是在經濟下行之際還增加普通民眾與小企業的成本。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8月1日發布一則司法解釋,其中指出,任何員工和雇主之間「不繳社保」的私下約定都無效。9月1日起這項解釋實施,任何用人單位想逃避「繳社保」的責任,都可能被追責、罰款。
中國的社保(完整為「五險一金」)繳交比例偏高,可占企業給付薪資總額4成。
在中國社群平台微信上,不少網友熱議,強制繳交社保的背後,是高齡化社會下,社保收支越來越難平衡;但其結果卻會讓小企業經營更困難、小店甚至選擇關門,個人負擔加重,「以為等到了全民雙休,卻等來了全民社保」。
近日,微信上探討台灣年金改革的文章變多,這些中國作者透露的訊息是,台灣「社保」在政府堅持、主流民意認同的情況下,儘管有相關利益團體的壓力,但終究完成了軍公教年金改革,值得中國方面借鏡。
7日在微信發表的文章「蔡英文取消『社保等級制』的艱辛歷程」中說,在前總統馬英九執政初期,台灣「社保」資金不足的壓力就越來越大;2014年時,甚至有人甚至預估10年後將會破產。年金改革勢在必行,這也得到台灣主流民意認同。
文章指,2016年蔡英文就任總統之後發起年金制度改革,由於軍公教是最大的利益受損者,蔡政府2017年面對大規模街頭抗爭和不同政黨的反對意見。
當時中國各大媒體都報導了台灣軍公教上街抗議蔡英文政府的消息,甚至搭配聳人聽聞的負面標題,並不看好。
文章說,「然而,蔡英文並沒有被軍公教上街抗議所嚇倒」,並引述蔡英文的講話,「我也理解,在改革的過程裡,難免有些衝擊。…年金改革最重要的意義,就是要保障我們每一個人的下一代、保障世世代代台灣人都能夠擁有安定的退休生活。我們這一代人的犧牲,是為了讓下一代更好。如果我們不改革,我們就對不起下一代」。
另一篇「從海峽對岸看我們當下的社保養老困局」指出,當下中國的社保金已經進入困局,同樣回顧了前總統蔡英文在軍公教的年金改革。
這篇文章接著說,在中國,三方面因素決定養老金差別:繳費基數、繳費時間、職業年金(只有公務員和事業編制有),公務人員的繳費基數更高。
文章並引述浙大共享與發展研究院測算,全中國養老金月領超過人民幣1萬元的退休人員約600萬到700萬人,其中,公職人員占60-70%。
有分析指出,各國的社會保險制度基本上都採強制執行、全面覆蓋,所以中國的社保問題本質不是「強制」,而是過高的繳交比例以及收緊政策的時機不對。
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工作難找、企業難做,許多人連房租都付不起,連既有的保險都想退出,官方卻在此時表態所有的用人單位和員工都要繳社保,而非檢討現行政策的合理性,引發眾多網友關切,且質疑者居多。(編輯:邱國強)1140808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