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送到家門口】四輪機器人會爬梯!Rivr 瞄準「最後 100 碼」送貨革命
總部位於蘇黎世的機器人新創 Rivr,近日宣布與美國物流平台 Veho 展開合作,在德州奧斯汀啟動「具有爬樓梯能力」的四輪配送機器人實驗計畫。這項合作瞄準的並非傳統「最後一哩路」的自動化,而是更加精準的「最後 100 碼」配送。
簡單來說就是從啟動配送流程開始,直到消費者家門口這段路程,將其完全自動化。這代表物流自動化不再只停留在貨車運輸階段,而是進一步深入到消費者家門前的短距離配送,解決了長期以來需要大量人力處理的配送難題。
四輪機器人會爬梯!「人機配送」新模式
Rivr 的配送機器人有四個輪子,還能爬樓梯,CEO Marko Bjelonic 說它就像「穿溜冰鞋的狗狗」;這項設計讓機器人能夠走過各種複雜地形,不管是樓梯、草地還是人行道都能應對,同時還能背得動包裹完成配送工作。
目前機器人還在測試階段,每天只工作 5-6 小時,靠著收集真實環境中的使用數據來累積經驗。如果機器人卡住或遇到問題,遠端的操作人員可以立刻接手控制,確保包裹能順利送達。
Veho 把這次合作看作是測試「從貨車到客戶門口」自動化配送的好機會。未來的計畫是讓司機和機器人分工合作:司機到達某個區域後,派出機器人去各家各戶送包裹,司機同時去處理其他配送點。
這種合作方式特別適合人口密集的市區,既能減輕司機的體力負擔,又能提高每天的配送效率和包裹數量。Veho 的共同創辦人 Fred Cook 說,未來會考慮讓機器人搭配特定的配送車輛,並在車上設置充電站,讓機器人能工作一整天。
Amazon 領投 Rivr,公司估值達 1 億美元
Bjelonic 指出實體機器人面臨一個困難點是,像 ChatGPT 這類 AI 可以用整個網路作為學習資料,自駕車可以透過成千上萬輛測試車收集數據,但實體機器人缺乏這種大規模的訓練資料來源。因此 Rivr 透過和 Veho 的實際配送合作,一邊解決配送問題,一邊收集機器人在真實環境中的各種數據。
每一次成功送達包裹、每一次成功越過障礙,都成為訓練更聰明機器人的珍貴資料。
現階段 Rivr 已經募得超過 2,500 萬美元資金,其中包括 Amazon 領投,公司估值達 1 億美元。有了充足資金,Rivr 訂下了下一階段的擴張目標:2025 年要部署 100 台機器人,2027 年要達到數千台機器人的規模,最終目標是在全球部署 100 萬台配送機器人。除了美國的 Veho 合作,Rivr 也在英國與配送平台 Evri 合作,展現他們在國際擴張的能力。
重新定義配送模式,減少配送人員工作負擔
這項合作的核心創新點是重新定義了配送自動化的問題。以往的「最後一哩路」自動化主要在改善貨車運輸效率,但 Rivr 與 Veho 要攻克的是「最後 100 碼」,也就是從貨車到家門口這段路程,通常這段路程都會有樓梯、人行道、草地等各種複雜地形。
這段路程看起來很短,但卻耗費配送人員大量體力和時間,而且很難靠人力優化。機器人正好可以填補這個空缺,讓配送人員去做更有價值的工作。
Rivr 與 Veho 的合作模式給業界一個重要啟發:與其想要「全面取代整個流程」,專門針對特定細分場景的小型機器人可能更容易成功。這種「精準切入、深度優化」的做法,技術難度較低,商業化成功率也較高。
對物流業者而言,這種人機合作模式顯示了在不完全取代人力的情況下,還是能大幅提升營運效率。對 AI 投資人來說,這個案例展示了實體 AI 落地運用,如何在缺乏大量訓練數據的情況下,透過實際應用來累積訓練數據,為投資機構則提供了有用的參考指標。
【推薦閱讀】
◆ 「合成人類」新突破:Figure AI 機器人觸覺 + 短期記憶,處理小包裹 1 小時不間斷
◆ 機器人界的樹莓派?Hugging Face「開源」人形機器人正式亮相
◆ 歐洲機器人技術「大爆發」,法國 Wandercraft 40 天完成聲控無頭人形機器人開發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參考資料:《TechCrunch》、《Digital Commerce》,圖片來源:Rivr
(責任編輯:鄒家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