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也是產油大國 沙烏地為何取代中國成俄羅斯海運燃油最大進口國
根據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最新統計數據,沙烏地阿拉伯在2024年6月取代中國,成為俄羅斯海運燃料油的最大進口國。這項轉變主要受到中東地區夏季高溫影響,當地電力需求激增,推動燃料油採購量大幅攀升。
LSEG數據顯示,沙烏地阿拉伯6月自俄羅斯進口的海運燃料油數量創下歷史新高。分析師指出,沙烏地境內夏季氣溫經常超過攝氏45度,空調等降溫設備用電需求暴增,迫使當地電力公司大量使用燃料油發電以應付尖峰負載。
中東亞洲國家持續向俄羅斯購油
儘管沙烏地阿拉伯擁有全球第二大石油儲量,該國仍選擇進口價格相對較低的俄羅斯燃料油,而非使用本國原油進行煉製。這種策略使沙烏地能夠將更多高品質原油以較佳價格出口至國際市場,最大化石油收益。
自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歐美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嚴厲能源制裁,要求各國停止採購俄羅斯石油產品。然而,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在內的中東和亞洲國家,多數選擇不直接介入這場地緣政治衝突,持續向莫斯科採購石油等大宗商品。
LSEG數據透露,除沙烏地阿拉伯外,6月俄羅斯海運燃料油的主要買家還包括西非國家塞內加爾、東南亞貿易樞紐新加坡,以及自俄烏戰爭開始便一直是俄羅斯能源產品重要買家的中國。
沙烏地阿拉伯向俄羅斯採購燃料油並非新現象。過去數年來,利雅德政府經常在國內石油需求增加時向莫斯科補充燃料油庫存,且進口量長期超過自美國的採購量。這種安排讓沙烏地能夠減少本國原油的內需消耗,將更多產能投入出口市場。
川普制裁令將影響國際石油市場
不過,這項長期合作關係可能面臨新的挑戰。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如果俄羅斯總統普京未能在9月前與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美國將對俄羅斯商品實施100%關稅。分析師認為,這項措施可能間接影響包括沙烏地在內的俄羅斯石油買家的採購決策。
俄羅斯石油出口面臨的挑戰不僅來自烏克蘭戰爭。歐盟自2023年起實施的俄羅斯石油禁運措施,已迫使莫斯科重新調整出口市場布局,將重心轉向亞洲和中東買家。
此外,伊朗支持的葉門胡塞武裝組織(Houthis)自2023年開始在紅海發動襲擊,迫使部分油輪改道繞行非洲南端,而非通過蘇伊士運河這條重要商業航道。航運業者表示,雖然胡塞武裝的攻擊行動主要影響運輸成本和交期,而非實際出口量。
傳統的貿易夥伴關係正在改變
業界觀察人士指出,沙烏地阿拉伯成為俄羅斯燃料油最大買家,反映出國際制裁環境下全球能源貿易格局的深度重組。傳統的貿易夥伴關係正在改變,新的供需平衡逐漸形成。
市場分析師預測,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持續,以及各國對能源安全考量的加重,類似的貿易流向調整將在未來數月內持續發生。俄羅斯石油出口的最終走向,將很大程度取決於國際制裁政策的演變以及相關衝突的解決進展。
責任編輯:許詠翔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
‧油價走跌 市場歸因美歐貿易衝突升溫
‧川普空襲伊朗,油價噴、股市崩?謝金河看這數據飆高:胡說八道
(推薦閱讀)澤倫斯基首席顧問讚川普繼續軍援烏克蘭 稱川普是普京唯一忌憚人物
‧「它在解決戰爭方面非常有用」 川普要怎麼用關稅增加聯邦收入、阻止俄烏戰爭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