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出訪哈薩克 鞏固對中亞地區影響力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17日)將在哈薩克的一場峰會上與中亞領袖會面,這是他一年內第二度出訪這個地區,北京正在與俄羅斯競爭這個地區的影響力。這場在哈薩克首都舉行的峰會,出席者包含習近平,以及哈薩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塔吉克和土庫曼的領導人。
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中亞5國一直處於俄羅斯的勢力範圍內。自從獨立以來,中亞5國一直受到包括中國和美國在內的主要大國關注。這個地區擁有豐富自然資源,並且位於歐亞交界的戰略要地。
儘管中亞領導人仍將俄羅斯視為戰略夥伴,但自從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中亞5國與莫斯科的關係已鬆動。這5個國家正在利用這個地區日益成長的利益,並協調各自的外交政策。他們定期與中國和俄羅斯舉行峰會,以展示這個地區作為一個統一集團的形象,並吸引投資。此外,他們也與歐盟、美國、土耳其和其他西方國家舉行了「5+1」形式的高層級會談。
吉爾吉斯政治學家穆拉塔利耶娃(Nargiza Muratalieva)告訴法新社,「這個地區的各國在不同權力中心之間尋求平衡,希望避免過度依賴某一方。」
俄羅斯說,中國與日俱增的影響力不構成威脅。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16日告訴記者,「沒有理由擔心。中國是我們的重要戰略夥伴,中亞國家當然也是我們固有的歷史夥伴」。
但中國現在將自己打造成中亞的主要貿易夥伴。根據中國海關,2024年與中亞地區的貿易量估計為950億美元。這個數字遠超過中國與歐盟2023年的640億美元貿易量,以及與俄羅斯的440億美元。中亞也是中國一帶一路計畫的重要目標,這項計畫以巨額的基礎建設投資當作政治與外交槓桿。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16日表示,習近平訪問哈薩克將「開闢共建一帶一路更廣闊空間」。
烏茲別克-吉爾吉斯-中國的鐵路建設,以及穿越帕米爾高原(Pamir Mountains)通往阿富汗的中塔公路建設,都在投資計畫之列。新的邊境口岸和「陸港」已經建成,例如哈薩克的霍爾果斯(Khorgos)港,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物流樞紐之一。
穆拉塔利耶娃表示,「無論是俄羅斯還是西方機構,都無法如此迅速、如此大規模地為基礎設施建設分配資金,有時甚至繞過透明的程序。」
在中亞地區建造運輸走廊,使得中國得以繞過俄羅斯,經由裏海(Caspian Sea)向歐洲運送貨物,進而縮短運輸時間。中國企業也逐漸增加在中亞地區能源部門的存在,試圖爭取土庫曼的天然氣、哈薩克的鈾、塔吉克的稀土,以及其他資源的合約。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