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怕媳婦、女婿分產?留房產給「已婚子女」別再用贈與!「3招過戶術」:避爭產又省百萬稅金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更新於 2小時前 • 發布於 2小時前

作者 : 蘇家宏律師

圖片 : Shutterstock(示意圖非當事人)

編按:據內政部統計,台灣2024年共5萬3469對夫妻離婚,位居亞洲第2名。今年爆紅的Netflix台劇《童話故事下集》,劇中媳婦柯佳嬿因生育、家事與婆媳問題,更是把「離婚」掛在嘴上,血淋淋反映出愛情如何在現實生活中一點一滴消磨殆盡。

然而婚姻破滅不只攸關到感情、親權歸屬,還可能牽扯到財產分配,特別是有些爸媽會幫兒女置產,一旦雙方仳離,贈與兒子或女兒的房產,是否可能變成「婚後財產」要分給媳婦、女婿?

對此,律師蘇家宏解釋,法律上媳婦或女婿並不能主張分配房子的一半,但是房子的價值的一半是否會被女婿拿走,就要看父母親是如何把房地產過戶給兒女。

父母親想要將名下房地產過戶給「已經結婚的女兒」,擔心萬一未來如果女婿要離婚,房地產是否就要分女婿一半?

法律上,女婿並不能主張房子的一半,但是房子的價值的一半是否會被女婿拿走,就要看父母親是如何把房地產過戶給女兒。

父母選擇「直接贈與房地產給女兒」或「每年贈與現金,再由女兒購買父母親名下房地產」,結果並不相同:

一、父母直接贈與房地產給女兒

(一)夫妻財產部分:

可以有效排除未來女婿分產。父母親直接贈與的房地產,屬於女兒無償取得得財產,所以不列入夫妻剩餘財產的分配範圍,此房地產在女兒離婚時不會列入分配,女婿不能主張夫妻剩餘財產分配。

(二)稅務部分:

1、贈與稅以土地公告現值與房屋評定標準價格計算,通常低於市價。每年贈與稅免稅額為244萬元。若超過,依10%、15%、20%累進課稅。

2、房地合一稅:不課徵(因屬「贈與」非買賣)

但未來女兒若出售此房地產,將以實際在市場上的交易價格,扣除取得成本(以贈與當時的公告價格計算房地成本,不是父母親原始購買房地的價格)來計算房地合一稅,由於房地的公告價遠低於市場價格,而且若房地價格上漲,通常會有相當的房地合一稅。

3、土地增值稅僅適用一般稅率(並不能用自用土地稅率)。

(三)適合情形:

想一次就完成贈與,比較擔心女婿分財產問題,而不擔心房地合一稅的父母。

二、 父母每年贈與現金,再由女兒購買父母的房地產

(一) 夫妻財產部分:

屬於女兒以父母贈與的現金去做「理財」的行為,如未來房地價值高於當時的購買價(父母贈與的現金總額),高出來的部分仍可能被女婿主張夫妻剩餘財產分配。

舉例來說:女兒以2440萬元購買父母親的房地產(女兒資金來源是父母親的贈與),未來如果女兒離婚,多數法院會認為此房地產是婚後財產,先鑑定該房地產價值,如果價值是3440萬元,再扣除父母親贈與的2440萬元,其餘1000萬元屬於婚後財產的增值,依法屬於女兒的夫妻剩餘財產,要跟女婿做分配。此外,也有法院依照個案判斷,認為此房地是贈與財產的變形,而不需要列入剩餘財產。

所以女兒購買父母的房地,未來不想要讓女婿主張夫妻剩餘財產,買賣價格就要盡可能跟市價相當

(二) 稅務部分:

1、贈與稅:不計算,因為是女兒購買的行為。

2、房地合一稅:關鍵在於女兒用多少錢購買父母的房地,以及出售時機。

房地合一稅的計算,會先計算有多少所得:

成交價額-取得成本-相關費用-土地漲價總數額=課稅所得(稅基)

再計算要繳多少稅

課稅所得(稅基)x稅率=所得稅

因此,父母親可以決定用多少錢賣給女兒,讓取得成本變高,就會減少課稅所得,此外,女兒也可以持有較長時間,讓稅率比較低(45%、35%、20%與15%),或符合自用住宅相關條件者,課稅所得可扣除400萬元免稅額,稅率也用最低的10%計算。

▲圖片取自財政部全球資訊網。

例如:父母每年可利用每人244萬元的贈與免稅額,夫妻兩人合計可達488萬元,夫妻合計一年贈與女兒的免稅額度可達488萬元,兩年共計贈與976萬元,…以此類推,逐年贈與現金給女兒累積購屋資金,有效分散贈與稅負擔。

如果女兒以2928萬元購買父母親名下的房地,女兒的資金來源全部來自父母親的贈與,父母如果想要完全免稅,運用每年免稅額贈與現金,大概需要6年的時間,488*6=2928。如果父母運用部分免稅額,其餘父母所贈與的現金繳交贈與稅也是一種方法。

3、土地增值稅:看父母親本身是否符合自用稅率決定。

(三)適合情形:

適合長期規劃、分年贈與且希望未來出售稅負較輕的父母。

綜合來看,若希望節省當下贈與稅且一次完成,直接贈與房產較好;若想分散稅負、降低未來出售稅負,且有時間規劃,逐年贈與現金讓女兒以自行購屋的方式更合適。

三、父母親名下房地產為104年12月31日前取得

父母親名下的房地產是104年12月31日以前取得,如果用遺囑來指定由女兒繼承,女兒依照繼承法取得後,未來出售並沒有房地合一稅,土地增值稅的計算時間點也以繼承時做計算(會比較省),女婿也無法主張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

PS. 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是計算夫妻「婚後」的剩餘財產差額,還要排除繼承、無償取得以及慰撫金的部分。

作者簡介_蘇家宏律師

恩典法律事務所創辦人

經營臉書粉專「蘇家宏律師」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她餐餐「白粥白吐司+豆腐乳」,1個月後疑失智!缺乏「1營養素」恐腦病變:延誤就醫救不回

50歲還清房貸、資產3千萬,為何還無法退休?專家揭理財漏洞:64歲存款見底、窮得只剩一間房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收盤/川普祭晶片關稅大刀!台積電傳豁免暴漲55元 台股爆量收漲556點

三立新聞網
02

川普突宣布半導體關稅100%! 台積電投資金額曝

CTWANT
03

日本設備大廠TEL認了!聲明指1名前員工涉台積電洩密案

自由電子報
04

關稅20%太傷!台灣1產業掀倒閉潮爆停工 他曝現況:員工做2休5

三立新聞網
05

台股大漲卻上不了車! 「APP無法下單」券商二哥最新回應出爐

鏡週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印度瑞迪博士製藥計劃 2026 年於 87 國推出周纖達學名藥

科技新報

從紅海衝突到俄烏戰爭,無人機成為「不對稱戰爭」寵兒

科技新報

修屋頂送溫暖 南市府攜手土木公會助獨居長者修繕家園

住展

客戶需求增加,玉晶光7月營收較上月大增逾四成,寫近10個月新高

財訊快報

全台有感!台灣東部海域15:45規模6.2地震 最大震度3級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

台股嗨翻狂歡股民卻哀號「上不了車」 下單系統異常券商「這樣說」

CTWANT

陸無人駕駛技術首殺入歐洲!百度蘿蔔快跑聯手Lyft 歐洲將迎來中國無人車大軍

anue鉅亨網

台積電內鬼「這輩子賠不完」妻子要幫還?律師曝最慘後果

EBC 東森新聞

上半年3.3萬人「脫北」!可塞滿3座小巨蛋 2縣市成大贏家

TVBS

剛需產品無畏美關稅干擾 八貫7月、前七月營收齊步年增雙位數

工商時報

市場情緒受政策牽動?3大風險壓抑台股 留意2大轉折訊號!

Money錢雜誌

南亞科鈺創合資5億 成立半導體設計公司攻AI記憶體

中央通訊社

華通上半年EPS達1.8元 近20年來同期次高

工商時報

台船環海獲比利時優良商業獎(圖)

中央通訊社

憂對等關稅衝擊 商總籲思考普發現金能否挹注內需

中央通訊社

許舒博:盼政府爭取台灣稅率降至與日韓相同(圖)

中央通訊社

日股連3紅 銀行股領漲東證指數收高0.7%

中央通訊社

鏡車試駕/揪出新亮點 ŠKODA Superb Combi SportPlus

鏡週刊

道瓊歐洲Stoxx 600週四盤初走升,主要股市漲多跌少,能源股逆勢挫逾1%

財訊快報

新竹巨城將有五星酒店進駐!巨城商圈受惠

NOWNEWS今日新聞

台積電衝1180元創新高 台股終場站24000點

NOWNEWS今日新聞

川普祭100%晶片稅 專家憂:供應鏈若跟進赴美 台灣半導體生產比重將下滑

太報

台積電飆天價 凱基等券商下單系統傳當機延遲

中央通訊社

半導體關稅衝擊產業?專家:需觀察232調查

NOWNEWS今日新聞

長榮股利進補 台驊H1每股賺4.54元

工商時報

東陽前7月營收創同期新高 上半年每股賺3.25元

中央通訊社

日經:認定印度製iPhone可望豁免關稅 蘋果供應商繼續量產新iPhone

太報

影片|LINE Pay加入電支行列,可以儲值轉帳了!電子支付跟第三方支付到底差在哪?

數位時代

許舒博受訪談美國對台關稅議題(圖)

中央通訊社

系統電7月營收連三月創同期次高,前7月創同期新高,8/13法說會

財訊快報

「美積電」被罵慘!川普揭100%關稅 一票人改口讚「台積電明智之舉」股民全嗨翻

太報

關稅與降息預期推動 金價小幅走高

anue鉅亨網

東陽上半年匯損5.58億、EPS 3.25元 8月下單已見回溫

工商時報

強化科技阻詐 華南銀研發雷神智能防護網

中央通訊社

誤判加薩飢童照攝自葉門 Grok驗證準確性受質疑

中央通訊社

台塑四寶7月營收回穩推進 僅台化月減趨緩

工商時報

新青安難貸影響交屋?財政部這樣說

工商時報

H20晶片安全受質疑 中國業界建議提交資料或機構背書

中央通訊社

關稅利空轉利多台股驚驚漲!「AI伺服器+ETF」雙主題吸金 喜迎資金潮

anue鉅亨網

三大法人買超台股497.52億元

中央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