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無人駕駛技術首殺入歐洲!百度蘿蔔快跑聯手Lyft 歐洲將迎來中國無人車大軍
全球出行與科技領域周一 (4 日) 迎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全球第二大出行巨頭 Lyft(LYFT-US) 與中國百度 (09888-HK)(BIDU-US) 旗下無人駕駛品牌蘿蔔快跑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標誌著中國無人駕駛技術首次大規模進軍歐洲市場,開創了產業先河。
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在歐洲主要城市部署數千輛搭載中國自主研發技術的無人駕駛汽車,此舉不僅意味著中國無人駕駛技術邁出全球化實戰的關鍵一步,更將深入改變歐洲汽車出行領域的格局。未來,歐洲多個城市的街道將頻繁出現來自中國的智慧無人駕駛車輛,為當地居民和遊客帶來全新的出行體驗。
事實上,這並非中國無人駕駛技術首次獲得國際巨頭的青睞。就在半個月前,全球最大的旅遊平台 Uber 也宣布與蘿蔔快跑合作,打算在全球多個城市部署數千台無人駕駛汽車。至此,全球兩大出行平台巨頭 Lyft 和 Uber 均對中國無人駕駛技術投下「信任票」,充分彰顯中國在無人駕駛領域的領先實力。
中國無人駕駛技術的國際化步伐遠不止於此。早在今年 3 月底,杜拜就率先與蘿蔔快跑達成策略合作,打算在杜拜部署逾 1000 輛無人駕駛汽車,開創了無人駕駛技術進軍中東市場的歷史先河。如今,中國無人駕駛技術已在中東、歐洲等多個地區落地生根,呈現「遍地開花」的發展態勢。
這一系列突破性進展背後,是中國無人駕駛技術歷經 12 年磨礪的厚積薄發。自 2013 年啟動研發以來,蘿蔔快跑的研發團隊在缺乏全球參考範例的情況下,依靠自主創新,攻克了無數技術難關。
如今,蘿蔔快跑已擁有全球數量最多的高階自駕專利,並累積完成 1.7 億公里的 L4 級自駕安全測試里程,技術實力傲視全球。
中國無人駕駛技術的爆發式發展,反映兩大重要訊號;一是中國已從技術摸索階段邁入全球實戰階段,憑藉紮實的技術累積和商業化能力,成功站在世界舞台中央,二是無人駕駛技術的潛力遠未釋放。
隨著 AI 快速發展,無人駕駛領域正成長為一兆美元等級的超級市場。全球各國紛紛加速立法,支持無人駕駛技術的規模化落實。中國也持續改善政策環境,為技術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中國無人駕駛技術率先在全球多個地區實現商業化部署,不僅邁出商業化的第一步,更在這場關乎未來上兆元市場的競爭中搶佔了先機。這一歷史性突破,標誌著中國在智慧出行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正加速形成。
更多鉅亨報導
留言 0